我们,不忘使命,为辽宁振兴添砖加瓦 开启新时代伟大航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征文 党建研究中心赴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慰问 关于开展“盛京杯”我为党旗争辉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宣传及企业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建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今天是:2025-04-26 星期六  
>
女贪官大肆敛财,都为了干什么事?
来源:辽宁党建网 校园党建 阅读量:4083 发布时间:2017-10-11 14:17
会员登录
  •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原标题:女贪官大肆敛财,都为了干啥事?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李洪鹏 编辑岳三猛)今天出版的《检察日报》披露称,江苏高邮一女会计挪用公款达1051万,其中800余万元用于美容消费。

看法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这种为了虚荣的爱美之心,铤而走险敛财的女干部并非个例。此外还有人竟然陷入到赌博的漩涡之中,或者打着为亲人谋福利的幌子,大行贪污腐败之实。

有专家认为,贪腐官员会利用制度漏洞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就应该从制度入手,使得官员不能利用漏洞获利。

(广西女厅官张冬梅受审)

女会计挪用公款,800万花在美容

报道显示,国内某知名财经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柏玲,于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担任江苏省高邮市农委现金会计,采取伪造银行对账单、从银行提取现金、私自将公款转入个人银行卡中不入账等手段作案57起。

据其交代:“一开始我也没想动用这么多钱,但是动了第一笔之后,没有被人发现,我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对于这1000多万的去向,柏玲供述,她在美容店消费800余万元,其余部分则用于购买珠宝首饰、电子产品、高档衣服和包等。

看法新闻记者注意到,像柏玲这种,为了所谓的“美”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的女干部并不鲜见。

(李素梅受审)

比如在2016年11月3日,霍尔果斯市原副市长李素梅因犯贪污罪、受贿罪一案获刑12年。此人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进商场买衣服从不看价格,化妆品都是高端品牌,一个皮包动辄上万元。

结果,她开始频繁利用手中的权力敛财。比如还先后收受工程承包商张某现金40万元、郭某现金20万元。并且与会计汤某某一起侵吞、骗取公款共计347万余元,李素梅分得171万余元。

再比如湖南省汝城县环保局原副局长的朱芳云,利用职务之便,先后3次收受供货商32万元好处费。而这些钱大部分被她用来购买香奈儿、巴宝莉等奢侈品牌皮草,迪奥、LV等名包,以及高档化妆品。

去澳门豪赌,女干部攫取800万公款

梳理一些涉贪腐女干部的犯罪历程,看法新闻记者发现,其中竟然还有人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以致不断堕落,最终身陷囹圄。

2014年7月2日,湖南省安乡县财政局工资发放中心原主任徐丽向检察机关投案,结束了三年多的逃亡生涯。此人曾掌管全县大部分公务人员的工资发放。

(徐丽的忏悔书)

“她业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牌,输了很多钱。”当地干部介绍,输钱后,徐丽开始挪用公款,并一度到澳门豪赌,一发不可收拾。通缉令显示,徐丽利用职务之便,挪用800余万元用于赌博挥霍。

贪污公款用来赌博的还有一名国企出纳,深圳宝安检察院2014年查办了丁婷(化名)挪用公款案。丁婷本是一名很内向很老实的国企出纳,看到周边有不少朋友、同事买六合彩,她也就跟着买。

先拿自己的钱买输了不少,想捞回来,她竟然将手伸向了公款,却还是越输越多,最终挪用公款近千万元。

女厅官为帮弟弟,竟贪污近千万

看法新闻记者发现,如果将涉贪腐女干部的犯罪动机划分为“为自己”和“为他人”两类的话,深圳的王莹(化名)则属后者。

作为在国企工作的出纳,王莹将单位的收入减少后制表入账,私用公章将制表减少的70余万元据为己有。而赃款大部分都被她拿回来孝敬了父母,甚至还常到香港为父母买些药品和保健品。

同样在深圳,龙岗区检察院2014年查办了某国企主管刘梅(化名)贪污一案。刘梅竟将非本单位员工的父母弟妹共四人,偷偷加进单位的劳务费用结算表中,以此方式骗取了公司的相关费用近30万元。

(张冬梅)

而就在今年8月24日,广西体育局原副局长、巡视员张冬梅因伙同弟弟张耀军(另案处理)贪污920万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看法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名今年60岁的正厅级女干部犯案的时间是2013年至2016年,而早在2012年她就已经退居二线。换句话说,此人属于59岁现象,上演了最后的疯狂。

首先,这名女干部与其弟密谋,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广西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合计人民币420万元。同时,她为帮助其弟解决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使后者获得广西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合计人民币500万元。

专家:从制度入手使官员无法获利

梳理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涉贪腐女干部虽然级别不高,但掌握的资源或者说权力很大,她们把这“权力”当作“寻租”的资本,这种腐败在某种程度上比“老虎”造成的危害更广。

今年5月,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仕勇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一些拥有特殊资源或特殊权力,易滋生“巨贪”的部门,尤其要制定细化的针对性监督制度,并加以落实,重点部门重点监管。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春奎在接受《人民论坛》采访时则表示,官员腐败不腐败,关键是看他手中权力是不是能够受到强有力的监督和有效的制度约束,而不应简单地看其级别。

对此,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季乃礼认为,既然官员总会利用制度漏洞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就应该从制度入手,使得官员不能利用漏洞获利,从而消解所谓的权力魔杖效应。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中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 | 辽宁纪检监察网 | 北国网 | 北京组工网 | 上海基层党建网 | 长白山先锋网 | 龙江先锋网 | 数字平台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工作人员
辽ICP备2021003851号-2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辽宁党刊大厦)电话:024-23128410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5 辽宁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