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义县侯家岭村第一书记李彧
发布时间:2021-06-21 18:02 阅读量:7670
接过乡亲期盼 倾力乡村振兴
--辽宁义县侯家岭村第一书记李彧
李彧是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2020年11月,他被锦州供电公司选派到义县头道河镇侯家岭村任第一书记。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李彧就完成了从城市机关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转换。他进农户、听民声、察村情,倾心谋划侯家岭村脱贫后如何尽快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李彧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争做贡献促振兴”付诸在实际行动上,截至目前,累计共协调投入项目、帮扶资金320余万元,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洒下辛勤的汗水。
建立长效定点帮扶机制 确保脱贫之后不返贫
2014年,锦州供电公司对侯家岭村实施驻村帮扶,到2019年该村165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摘帽。而脱贫之后不返贫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为此,李彧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制定的第一项工作计划,就是为侯家岭村15户病残脱贫户制定防止返贫的长效措施。
在深入了解这15户脱贫户的家庭情况后,李彧制定了两项防止返贫措施。一是与锦州市中心医院制定医疗帮扶措施,在给全体村民进行体检的同时,根据15户病残村民的身体状况,派出专家组成多支诊疗小组,定期上门为他们进行诊疗;二是与市、县慈善组织和供电公司的志愿者团队建立帮扶计划,筹集捐款23350元对15户村民的生活和子女上学给予长期定点资助。
“李书记,你找来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虽然身体有病有残疾,但不仅再也不用担心返贫了,而且相信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患有多年脑中风的老党员魏清哲说。
充分发挥驻村书记作用 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经济振兴了,精神文化也不能拖后腿。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李彧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政策方针,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宣讲+走访”的模式,组织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延伸到基层一线,打通了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李彧首先带头扎实学、主动讲,和村民、党员结对学,挨家挨户宣传;他利用入户走访的机会,在农家大院、田间地头开展宣讲,向群众讲解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党史人物故事等,激发了村民学党史的热情。李彧掌握了春耕繁忙时节,农村党员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利用午休、晚饭后等时段学党史,发放党史学习教育资料。
村里的老党员寇景顺同志说,“在田间地头听党课、学知识,既通俗又实用。大家在茶余饭后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党史,深受教育,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不忘党恩,坚定跟党走。”
全面壮大企业产业实力 奠定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李彧接任侯家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后,正是国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第一年。李彧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力量,要靠不断壮大的企业和产业的经济实力。李彧积极协调各扶贫单位,引入帮扶资金280万元,用于光伏电站项目、巧妹子服装厂建设、土地“三变”改革、完善办公设施等项目。
“巧妹子”服装厂是驻村工作队根据侯家岭村的实际情况投资建设的第一个村办企业。如何让这个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便成了李彧驻村后调研的第一个课题。
调研中李彧了解到,服装厂过去一直由个人承包,这种机制导致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的增长都受到一定影响。经过与村干部商讨、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改变了服装厂的运营模式,直接由村委会管理。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李彧和驻村工作队走进市场,与大型服装企业建立了来料加工长期合作方式。之后合作企业又派出技术人员对工人进行技能培训。与此同时,李彧又协调属地供电所给服装厂解决了动力电的难题,并由供电所专门组成用电服务队,定期帮助排查解决设备、厂房内的线路安全问题。
新的运营机制加之稳定的市场和技术支持,“巧妹子”服装厂焕发了生机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经过短短50天的磨合,“巧妹子”们就生产出了成品裤子3052条,人均收入达到了2000元左右。“巧妹子”们的口袋鼓起来了,村级经济也壮大了。
就在“巧妹子”服装厂走上正轨的同时,李彧又着手推进侯家岭村的光伏产业发展。
锦州供电公司依托企业优势和侯家岭村的自然条件特点,在扶贫过程中先后建立了集中式和分散式的光伏发电设施,光伏产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侯家岭村的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扩大这个产业。
为此,李彧在制定侯家岭村乡村振兴计划中,把扩大光伏产业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后,在锦州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李彧全力推进项目实施。目前,侯家岭村二期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预计投入资金190万元,总容量为320千瓦,建成后可为侯家岭村每年带来15万元左右的集体收益,让侯家岭村的乡村振兴进一步增强了“造血”功能。
大力推进乡村“三变”改革 发挥土地资源流转优势
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村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侯家岭村的土地资源现状,李彧与村干部一起在“三变”改革中展开了积极探索。侯家岭村地处义县西部山区,十年九旱。为了让土地资源在流转中增加附加值,李彧一手推进水利设施建设,一手与村干部一道向村民宣传“三变”改革的重要意义,促进土地流转顺利展开。
经过不懈努力,2021年春,“三变”改革在侯家岭村走上了探索之路。首次流转土地24亩,这成为了侯家岭村“三变”改革的“试验田”。为让流转土地变成资产、资金,村民变成股东,李彧在这块试验田中倾注了大量心血。经过反复对市场和项目的考察后,从其他乡镇引进了成熟的种植地瓜项目。
由于村里缺乏种植经验,李彧还特地邀请了专业人员进行了种植技术指导,并提供了专业的种植机器设备。此项目的成功落地,从根本上改变了村民的传统种植模式,同时为侯家岭村的“三变”改革和百姓增收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头道河镇党委、政府对驻村工作队多年来对侯家岭村的帮助和扶持表示十分感谢,对李彧为侯家岭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予以高度肯定,并代表头道河镇党委、政府送来了“驻村帮扶结深情,无私奉献为百姓”的锦旗。同时,希望能够合力配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让侯家岭村的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既然接过父老乡亲的真诚期盼,就要成为侯家岭乡村振兴的领头人,更要把全部真情融入侯家岭人的心中,把汗水洒在侯家岭村的每一寸土地上。这是李彧在心中做出的驻村第一书记的庄严承诺。
李彧在帮扶过程中发现村内有几名留守在家的孩子,于是他号召并带领锦州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党支部到侯家岭村,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发起为留守儿童捐款、捐书的活动。通过捐款3000元为孩子们送去了新书包、护眼灯、篮球等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同时,他时常鼓励孩子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学习,靠自己的努力改变未来。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是我们工作的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李彧说,“工作队将全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工作,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义县委组织部 商羽供稿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