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党建

    【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建昌党史第一期

    发布时间:2021-07-15 07:43 阅读量:4655


    微信截图_20210715081554.jpg

    建昌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党史资源大县,热辽一带的革命中心,是热东(十八)地委驻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对党史革命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大事和革命先烈。中国共产党在建昌发展了东北地区第一批农民共产党员,建立起东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小组——建昌党小组,开辟了东北地区第一个抗日根据地,点燃了东北地区第一粒革命火种。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观建昌”特推出“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专栏,从建昌县委党史办多年来编撰的图书中摘抄部分文章,为朋友介绍我们建昌的党史故事。
    建昌县共产党发展早期概况
    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西南边陲,与河北省冀东地区相毗邻。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既是伪满洲国的西南边防区,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抗日革命游击区,属冀东地区临榆、抚宁、凌源、青龙、绥中联合县管辖范围。早在1942年,中国共产党即不断派遣地下工作者和武装工作队到西南领上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到1943年3月中共冀东区分委决定成立以张化东、信修为党政领导的凌源、青龙、绥中联合县,建昌属此联合县管辖。
    凌源、青龙、绥中联合县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武装开辟满洲国,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遂即派出小股精干的武装工作队到西岭上要路沟、汤神庙、西碱厂、和尚房子一带建立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在建昌地区活动次数最多、影响面最大的是冀东军分区十二团一营马骥部队和许忠、齐英率领的武装工作队;还有海瑞祥、张仲三、李鸣秋、苗树青、周平东、林堂、张裕民、潘凯等地下工作者和武工队。
    1943年联合县先后在青龙、建昌等地区划分8个区。建昌西岭上以要路沟、老大杖子、魏家岭为中心游击区。在游击区内由于敌人封锁严密,没建立区级政权,武工队员隐蔽于群众之中,扎根串连,开展游击行动;并通过艰苦细致地思想工作,亲连亲、友联友,培养家庭贫苦、忠诚可靠的关系人,秘密建立地下交通联络站和粮台。从关系人中物色培养党的活动积极分子。经过斗争考验,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党的地下组织,以便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摘自中共建昌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凌河激浪》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