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党建

    【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建昌党史第五期

    发布时间:2021-07-15 07:52 阅读量:4496

    微信截图_20210715081131.jpg

    马骥部队开辟建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时期,最早到建昌开辟的部队,就是马骥副营长及其率领的八路军第十三军分区十二团一营一、三连全体官兵。马骥部队1942年进驻建昌,当时在建昌,尤其岭上地区,一提到“马骥部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所率领的武装部队,既能战斗,又善宣传,聚则为兵,散则为民,深入乡村,活动在青龙东部及建昌西部的老大杖子、要路沟、魏家岭、新开岭等广大地区,为建昌的抗日斗争的开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2年7月,中共晋察冀分局提出“巩固口里,发展口外,扩大根据地,武装开辟满洲国”的战略口号。中共冀东区委、军分区派马骥带十二团一营全体官兵,向临榆、抚宁、凌源、绥中、建昌、平泉等地开展抗日活动。7月下旬,到达青龙东部、建昌西南部岭上一带。

    图片

    (一)夜袭老大杖子伪警察分驻所

      1942年11月21日,马骥部队三连,在连长吴作权、指导员沈明祖率领下,成功的夜袭了老大杖子伪警察分驻所。之前,部队通过和当地农民王君和小羊倌王林调查、了解情况,并详细侦察了分驻所的武力、人员配备,制定了周密的攻取计划。行动的前一天,部队隐蔽在河坎子乡达摩洞南台子,部队出发时,由当地农民带路,每个战士脖子上扎一条白毛巾,以免碰头时误会。分四路进军,在易杖子一队、大孤山子一队、马杖子后梁一队、紧靠老大杖子山根一队。在行动前,派王林将要路沟通往老大杖子电线杆锯断14根。天黑后,部队刚要行动,突然从黄杖子过来两名伪警察,八路军迅速将其擒住。问明了口令,部队进到分驻所时,用保密口令向敌岗楼的哨兵打招呼,哨兵如常走下岗楼开了大门。此时,八路军一拥而上,部队先缴了岗楼上哨兵的枪,然后向屋内喊话:“缴枪不杀!八路军不打中国人。”当时,屋内警察正在赌钱,一听八路军来了,好像事先有准备似的,乖乖的都把枪顺窗户眼递了出来。随后,八路军进屋,将伪警察全部绑上,进行搜查,将一些东西集中到院中,然后用火焚烧了分驻所。此次夜袭,收缴步枪10支、手枪1支、子弹1000余发,俘伪警察5名、自卫团员3名。经教育后释放回家。部队完成任务后,连夜向三道沟转移。

    (二)对敌斗争连战连胜

      1942年7月末,马骥部队在建昌新开岭、要路沟进行武装开辟,后到张台子、周杖子。10月,与日伪军发生多次战斗。在茶棚击毙伪军队长,在二道营子消灭伪军一个机枪排,缴获重机枪2挺。1944年2月,马骥部队400余人在魏家岭柴木沟宿营。次日,到酒烧锅与伪警察讨伐队相遇,因地势不利撤回柴木沟。第三日,马骥部队转移至后槽吴杖子设伏,打得敌人狼狈而逃。此役毙敌5人、伤2人、俘敌14人。缴枪20余支,子弹1400余发,手榴弹3枚。敌中队长刘建贵惊吓而死。1944年4月,马骥率七区队两个连和地方游击队一起,在新开岭南锥子山,伏击日伪军,击毙敌100余人,生俘日军3人,缴获机枪2挺,迫击炮3门。

    图片

    (三)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开辟新区

      马骥部队战术机动灵活。打仗时能迅速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平时,化整为零,分散编组,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他们多次在张台子、东南沟、西周杖子、牛洞子等村召开甲、牌长秘密会议,动员更多的群众抗日,为八路军、武工队提供鞋袜、军粮。

      对做群众工作,部队内有明确分工:班、排职人员,除执行任务和执勤外,担负对基本群众宣传、教育工作;连职干部负责对当地较有名望人士和伪牌长的宣传工作,马骥和杨总支书记担负对当地士绅和甲长及以上人士宣传、争取工作,并通过开明士绅互相介绍扩大统战的联系面。这样有益于扩大抗战活动影响和从中发现抗日积极分子,使基本群众工作积极、抗战坚决。如窝瓜秧沟的胡永宽,经常以扛割柴扁担作伪装,给我军送信、送粮食。贾杖子村甲长杨海荣、张台子甲长张廷宽,冒着生命危险,去找伪分驻所所长雷作一作思想工作;为了教育要路沟伪警察署长张松坡,马骥曾多次写信向他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向他提出要求,此后,张松坡有所转变。而对于那些倒行逆施,派粮不交,阻截运粮,动辄抓人献功的铁杆汉奸,则给予严惩。在这一时期,仅老大杖子范围内就建立贾杖子、张台子、牛洞子、西周杖子、窝瓜秧沟、四道沟、东南沟、汉潭岭等10多处固定联系点,还有许多以山、沟、洞、庙、树等为暗号的临时拼头会。

    (四) 护送“秘输犯”,往返口里运粮

      “秘输犯”是日伪时期,口外农民往口里运粮,换回日用品的农民,被称为违法的“秘输犯”。1942年马骥部队十分关心贫困农民,发现后,曾派部队护送,由人背、驴驮时的几十名,后来发展到几百人,甚至千人,他们深受教育和感动。时间长了,和部队有了感情,他们说:“部队掩护我们快两个月了,我们也摸出了窍门,希望给我们开个会,开导开导。”马骥部队就在“秘输犯”中,注意培养了一批抗日积极分子,有的建立为关系人,有的单线发展了共产党员。八路军七区队也不断发展壮大,由原来的二三百人,迅速发展到七八百人,成为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

    (五) 部队军纪严明,秋毫不犯

      老大杖子西三道沟张桥是当年八路军的老房东,他说,一天大半夜,一名八路军到他家门窗下打招呼,说:“老大爷,我们是八路军,打小日本的,麻烦你们找个宿。”我起来,不敢相信,到街门户一看,真是八路军。大部队在墙外并坐两排,很有纪律。我转身回屋。让家人往一起归拢,给部队腾出地方。然后,又去找张学、宋国顺、王兴利牌长,给安排了食宿。这支部队总是等老乡把屋子腾出来才进屋,不像讨伐队那样,见老乡摔打的,不等妇女穿完衣服就进屋。他们还说有剩饭吃点,不要费事另做。这支部队每天早晨起来就打扫院子、挑水。说话和气,给群众开会,讲革命道理。对被俘的伪警察说:“你们是中国人,不要给日本人当走狗,早晚他们会失败的,你们回家给发路费。”八路军吃完午饭,付了粮票就出发了。

    ——转自中共建昌县党史工作办公室著《中国共产党建昌简史》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