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评论

    构筑“蓄水池” 聚天下英才

    发布时间:2021-11-03 08:57 阅读量:2919

    在这个风云际会的伟大时代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识才、爱才、容才、用才、聚才,方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构筑起人才“蓄水池”,使改革创新的伟大事业继往开来

    以慧眼识才,储备人才“蓄水池”。识别人才应多角度、全方位。横看成岭则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以山喻人,告诉我们识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观察和了解。识人需有一双慧眼,发现人才要从每个人的长处着手,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自古以来,许多优秀人才都潜身于群众之间,要“识才于未显之时”,眼睛向下看从基层中选拔那些具有丰富经验和真才实学的人才。如果高高在上,不明下情,就只能在原有人才中打转转,难以识别新人才。

    以诚意爱才,激活人才“蓄水池”。“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真挚的诚意爱惜人才。人才不等于全才,每个人特点不同、特色有别、特长各异,很多人才只是某一领域或某个方面的行家里手如果用求全责备或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人才,那这个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几个人才所以,要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看长处、看亮点、看未来、看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出每个人才的长处,使他们乐于一展身手、奉献自己的才华。

    雅量容才,涵养人才“蓄水池”。“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建立一番事业,必须依靠特殊的人才。有的马奔跑踢人,却能行千里;有的人受到世俗讥讽,却能建立功名,这就需要我们雅量容才。不要只求“稳妥”之才,搁置“争议”之才,不妨让那些有争议但却有真才实学、富于创新的人才各尽其能,以宽广的胸襟雅量容才“用才于争议之中”充分信任人才,重要工作和重大决策广泛征求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做人才的挚友诤友

    以胆识用才,优化人才“蓄水池”。“为政之道,莫先于用人”,习总书记强调,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干部。“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用人要有过人的胆识和气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杜绝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看准了人才,就排除流言蜚语的干扰、摒弃狐疑犹豫的心态,大胆为人才搭设舞台、提供平台,为其创造大显身手的机会,让人才充分施展抱负,并为有担当的人才担当、为敢负责的人才负责,人才干事创业没有后顾之忧。

    以制度聚才,做强人才“蓄水池”。怎样才能形成群贤毕至、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呢?要以科学的制度和机制聚才,不拘一格,破除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只有建立健全识才、选才、用才的科学制度,为人才在工作上提供强大支持、在生活上提供有效保障,营造公平、公正和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树立“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的正确导向,才能做强人才“蓄水池”。

    只有识才、爱才、容才、用才、聚才,才能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构筑起人才“蓄水池”,从而把更多的人才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单位:新抚区教师进修学校 贾志红

      作者:贾志红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