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红色文化

    《红色辞赋篇》之清河城赋

    发布时间:2022-04-29 13:43 阅读量:3802

    时建吉(本溪)

    山峦叠嶂,郁郁葱葱。潺潺溪水,日夜奔腾。长白余脉绵延至此;衍水支源蓄势恢弘。

            雄壮巍峨,云蒙山见证青史①;微波荡漾,清河水诉说风情。

            大将军,丢甲峪中丢盔甲②;关老爷,关帝庙里有威名。仿佛见,烽火台上狼烟起;依稀闻,女真铁骑马嘶鸣。老罕王智勇双全,排兵布阵;李货郎巧献妙计③,破城立功。

           长寿古榆④,荫翳千秋尽展;幽深老井⑤,甘泉世代充盈。

            往事如歌,悦耳动听:“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亦幻亦真难取舍,是非功过后人评。

            清清河水绵延不断,桩桩旧事世代留声:

            台后线麻⑥韧性强,维系一方生计;小甸烧锅名声旺,飘香百里迎风。松翠枫红满岭坡,山林茂盛;稻香豆鼓遍田野,五谷丰登。

            老城物华天宝,古镇人杰地灵。

            东城马市,老客捅袖嘴⑦;西堡货摊,小二不坑绷。街坊邻里,远近亲朋;一方遇困,有求必应。

            拱宸抗日救国⑧,载名史册;成垿匡扶大义⑨,誉满关东。

            国清五迁⑩,力改村民贫困状;忠伍一跪⑾,擎起继子学梦成。铁范文化传承⑿,无私奉献;铁义身诠父爱⒀,为女舍生。

            往事已然成旧梦,全新时代正启程。

            得天时,开局十四五;享地利,腹背三县城⒁。干群同心,共行发展路;步调一致,拧成一股绳。

            农业经济主导,工业因势转型。强化主粮,不失齐头并进;统筹兼顾,实施配套经营。依托优势,强强合力发展;增效资源,力求深度加工。责任担当,守护一方水源地;真情奉献,甘为环保排头兵。农林牧副齐发展,文旅工商并前行。

            设施农业,灌溉无死角;乡间路面,硬化村村通。人参娃捧出金元宝;红松果摘下致富经。生态改良,珍禽频现影;森林茂密,山王偶留踪。带货直播,促进流通领域;青年创业,自觉抵制躺平。绿水青山皆宝地,飞来金凤落梧桐。

            经典民俗,彰显传统文化;古色清河,提升地域知名。全域旅游,夯实底蕴;扩容提质,落到深层。太平秧歌,扭出太平盛世;乡间民宿,结交打卡网红。

            嗟乎!大美清河,日新月异;资深古镇,物阜年丰。拙赋一篇难达意;几言白话道深情:

            人文宝地座辽东,山水谱歌乡韵浓。

             好客清河张臂膀,笑迎四海五洲朋。


    注释:

    ① 云蒙山:歪嘴砬子的旧称,海拔约八百五十米,清河城境内之最高峰。

    ② 丢甲峪:传说旧时有位大将军在此作战丢掉了盔甲,故得名,今称丁家峪。

    ③ 李货郎:本名李继学,生于1573年的清河城人,走街串巷卖日用品为生。曾为罕王献计破城立功,被封为茂利伯爵。

    ④古榆树,近六百年古榆,一度几近枯死,后自动恢复生命,现枯木逢春,枝繁叶茂。

    ⑤老井,村中一眼四百余载老井,从未干涸,至今清澈甘甜如初。

    ⑥台后线麻:台沟村早年间多有种麻户,这里出产的线麻,麻批子长且韧性好,广受远近用户青睐。

    ⑦捅袖嘴:清河城马市上双方交易时,为了不让第三方窥探信息,在双方接到一起的袖嘴里用手指头传递交易信息,至今仍有人在延续使用。

    ⑧黄拱宸,东北抗日名将,清河城小甸子人,牺牲时,年仅三十五岁。

    ⑨黄成垿,黄拱宸的哥哥,曾任驻外蒙大员,全力辅佐弟弟抗日。

    ⑩国清五迁,孟家堡老共产党员徐国清,五次把家搬到最贫困生产队当队长。所到之处均提升分值,脱掉贫困帽。

    ⑾忠伍一跪:阎家岭村民刘忠伍,在前些年还没有助学贷的政策时,为了让两个继子都能读上大学,毅然向信贷部门申请贷款。由于没有抵押物,看到部门领导为难时,他用男人的黄金一跪,感动了在场人员,贷到了所需款项。后来不仅如期还上了贷款,也圆了两个孩子的大学梦。

    ⑿清河城村民赵铁范,不惜付出个人的人力物力财力,主动担负起地域文化传承的义务和责任,平凡人做出不凡事。

    ⒀清河城村民赵铁义,在和女儿一同被卷入洪水的危难之际,父爱大义如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女儿。

    ⒁清河城地理位置优越,一镇连三县,东连新宾,北接抚顺,南靠本溪县城小市。


    (供稿整理  崔迪)


    (主编 孟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