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党建

    新民乡村好“丰”景致富创收有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20 07:59 阅读量:6386

    “今年种了四十三亩水稻,全都喷上了富硒肥,稻子能增产10%,富硒大米米质好,每斤能卖到5元左右,普通大米只有2.2元,一亩地增收2000元。在第一书记们的带领下,稻子的收成好了,收入也增加了,明年还跟着第一书记们一起种,跟着大家共同富裕起来。”新民市兴隆堡镇老什牛村村民孙延民激动地说。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兴隆堡镇“助农联盟”的5位第一书记坚持不懈的“找路子、寻方子”,在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上不断探求新路径。    

    微信截图_20221020075636.jpg

    兴隆铺镇第一书记“助农联盟”针对老什牛村土壤、水源、气候等自然资源优势,以开发“富硒大米”种植为发展点,积极与沈阳海莱农业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事项,形成“村企共建”联合机制。不仅延伸了老什牛村周边农业资源,还深挖农产品卖点与特性,利用线上线下营销模式,拓宽了当地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当地的“富硒大米”在品质上“下了真功夫,花了大力气”,在品牌创建方面也深研细究,现已成功申请使用新民地理标识和绿色农产品认证。目前,“富硒大米”系列产品市场销售火爆,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是老什牛村又一特色举措,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并健全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现代化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产品加工、储存、包装、销售全链条,带动村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助力全镇经济发展。

    微信截图_20221020075751.jpg

    “种植富硒大米”“实行村企联合”“强化产业转型升级”等举措,仅是新民市“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的缩影,全市各乡镇在“助农惠农、发展创收”工作上携手并进、聚力齐发。 

    微信截图_20221020075728.jpg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我到这里来就是要带着全村村民致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是新民市于家窝堡乡小四台子驻村第一书记张潜朴实的话语。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张潜书记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四台子村多是沙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蜜薯地瓜,该农作物优势是产量高、品质好、市场前景广阔。经两委班子商讨,决定推广蜜薯地瓜种植,带动村民致富。过去,小四台子村始终以玉米种植为主,大部分村民对新农作物种植存疑,为打消村民顾虑,鼓励各家各户以庭院种植为主,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金秋十月,到了喜获成果的季节,在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蜜薯地瓜获得大丰收。市场上普通地瓜收购价格为1.5元/斤,而蜜薯地瓜收购价格达3元/斤,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农户的脸上。小四台子村以庭院经济为载体,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为农民找到一条致富的新路子,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新民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