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评论

    以“三种精神”,让调查研究有“三度”

    发布时间:2023-03-27 07:18 阅读量:4924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带头开展调查研究,以实际行动守好党的“传家宝”。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精神,让调查研究有“温度”。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调查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握“两头”,所谓“两头”,一是要把握“上头”,即了解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大政方针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的问题需要去探讨和研究;二是要把握“下头”,就是了解社会在如何发展,老百姓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创造了什么新鲜经验,有什么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特别是通过制定政策去调节。对这两头吃透了,就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调研工作的总体方向,立定工作的标杆,选准调研工作的突破口。

    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精神,让调查研究有“可信度”。调查研究要走出围墙大院,深入基层一线,到田间地头、车站码头、社区街头,与群众“坐一条板凳”,用心听百姓声音,详细占有第一手资料,以谦虚的态度,甘当小学生,真诚问计于民,敞开大门、放下身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用心收集“原生态”资料,才能发现真问题,收集到群众的贴心话,找到解决问题的秘诀,让调查研究选题不偏、内容详实、结构完整、反映民意,形成货真价实、不含水分的调研结果。

    以“问渠那得清如许”的精神,让调查研究有“深度”。“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成果运用是调查研究关键的“后半篇文章”,调研成果能否最终成为可供借鉴的“经验”,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调查研究绝对不能“一调了之”,或者对调研报告“写完了之”,要在工作实践之中自觉运用“调研数据”“调研分析”“调研结论”为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实招”。调查人员要挤出时间对自己的调查记录作一番梳理,对调查的过程作“回头看”,看一看被调查的人员是否反映了实际问题,素材是否全面,调查座谈的目的是否达到;哪些素材有用,哪些素材备用,哪些素材还要继续调查,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追求真理、寻求真相,让调查研究不断深入。


    丹东市经山小学 陈秀红 

    【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