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评论

    基层调研要“走心”莫“走形”

    发布时间:2023-03-29 07:41 阅读量:4819

    基层调研要“走心”莫“走形”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传家宝,是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掌握民情民意、提高施政能力的重要抓手。然而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把调研当作“作秀场”“花样场”,表演人民情怀、实干作风,导致调查研究形式大于内容、过程大于结果,不仅脱离了实际,更脱离了群众,可谓是本末倒置。要想真正摸透基层实情,让调研取得实效,还需多“走心”莫“走形”。

    走“为民之心”,破“走马观花”之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时代的推动者,基层问题在哪里,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坚决破除“走马观花”的调研歪风,树牢为民情怀,端正思想观念,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一线,向群众取经,多听群众“土话”、多看群众“脸色”、多问群众“点子”,精准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症结”,找到政策效能发挥的“短板”,扎实摸清基层的“弯弯坎坎”,在一步一脚印的丈量中、在手拉手的交谈中收集社情民意,明晰为民服务的方向,夯紧夯实基层调研工作的基础。

    走“求真之心”,破“粗枝大叶”之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部分党员干部在调研中常常“粗枝大叶”,在调查完成后未经深入研究就草草交出一份报告,“病根病灶”既未“号准”,“药剂药方”也未“开对”,导致调研过后基层的“病症顽疾”依然存在。作为党员干部,要有“求真之心”,坚持“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态度,采取“听”“看”“问”“查”等调研方式,扑下身子见真事、听真话,摸透民情、掌握实情,探索更多更好的基层工作经验与办法,紧紧抓住问题的“牛鼻子”,在深思熟虑中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路子,为后续政策的出台当好“参谋”、做好“智囊”,让调研取得实际成效。

    走“务实之心”,破“有头无尾”之形。慎始如终,则无败事。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要为党和政府后续决策部署的出台“铺好路”“搭好台”。基层调研要注重结果导向,避免陷入“有头无尾”的“陷阱”“泥潭”,着力写好“后半篇文章”。要依托调研来的“一手资料”和“诊断证明”,认真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经验做法、鞭辟入里直指问题、追根溯源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妙剂”,在掌握真实、全面情况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的依据,形成能够整改问题、值得推广、促进发展的好政策,从而实实在在地发挥调研的作用。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委巡察组 罗方浩

    【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