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评论

    为乡村振兴插上教育腾飞的“翅膀”

    发布时间:2023-04-21 07:37 阅读量:1990

    从去年起,浙江省天台县石梁学校与赤城中学的部分七年级学生有了新的上学体验:两校选择等量学生混合编班,安排固定教师承担学科教学;根据山上山下气温差异,春季上山区、秋季进城区……这些做法不仅让孩子们对差异化的学习环境充满好奇和向往,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这是天台县近年来为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吸引孩子就近入学,着力实施乡村名校建设的一项创新之举。(人民日报4月20日)

    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乡村学校的振兴。推进乡村名校建设,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是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浙江省天台县城乡教育共同体上了《人民日报》了,这是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学校获得振兴的一个佐证。乡村名校建设,在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还受到了《人民日报》的关注,实属天台县的一件大事。

    天台县城乡教育共同体的校际合作“实”而“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补足乡村学校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从去年起,石梁学校开始与城里的赤城中学、实验小学开展合作,组建了全县首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其主要创新方式体现在,成员校不再是各自独立,而是混合编班,赤城中学还选派一名副校长带领8名骨干教师组成支教团队来到石梁学校。支教团队在这里推广家庭对话式教学、混龄式学习、导师制等教育方式,通过“名校嫁接、强校帮扶、老校领衔”办学模式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校面貌。石梁学校又重新具有了生命力、吸引力和发展力。

    乡村振兴助推乡村教育振兴,力度“大”且发展“快”。一是投资力度大。近年来天台县通过畅通投融资渠道、推动国企代建等方式,投资31亿元全面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安排1亿元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每年安排1000万元乡村教师培训经费,企业和个人捐赠的奖教奖学基金达1.75亿元。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大。为了助力乡村教师成长成才,选派236名优秀教师下乡支教,还协调出评先评优和职务晋升指标向乡村教师倾斜。三是通过提高教师待遇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留住了乡村教师,而且也快速带动了社会各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教育是乡村的支柱,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教育既承担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的功能,也肩负着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障的作用。让我们把乡村教育办成“在农村”“富农村”“为农民”的教育,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教育智慧和力量。


    作者:许华凌

    【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