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评论

    喜迎端午“粽情深”,党员干部“花式比心”

    发布时间:2023-06-20 07:17 阅读量:4863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是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日,是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弘扬,传递着亘古不变的爱国情怀。

    “赛龙舟”,热血过端午,要把祖国留“心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精神最重要的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是对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无数事实证明,当国家遇到困难时,中华儿女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相继涌现,成为化解危机的精神动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爱国主义精神必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带彩绳”,热闹过端午,常把传统文化系“心中”。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据《史记》记载,爱国诗人屈原在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后,心灰意冷,最终抱石投汨罗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为了保护屈原真身,纷纷将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百姓说让鱼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就发展成了现在的棕子。这就是端午节习俗的由来,也是传统文化的“绘本。传统文化习俗是一个民族最基础、最深沉的文化底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描绘的是传统文化的彩色图案,是国家文化自信最鲜明的写照。

    “挂艾草”,清风过端午,廉洁自律刻“心间”。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因为屈原,端午节变成了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核心价值就是爱国、爱民、严私德。所谓严私德就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恪守职业操守。廉洁从政是自我修养和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四风”不止,安有“清风端午”?为保证端午节清风徐徐,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注意一言一行,守住廉洁自律的红线,带头遵纪守法,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人作用,成为清廉过节的表率。同时,也要强化廉政宣传教育,通过节前廉政谈话、签署严守纪律承诺书等形式,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自律、自醒意识,大力渲染清风端午传统文化氛围。


    中共东港市委组织部 李佳怡

    【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