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评论

    “劳动教育”是一种文化

    发布时间:2023-08-30 07:58 阅读量:433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并指出:“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师我们都要重视劳动教育,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塑美。

    劳动教育是文化启蒙的“起点”,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润滑液”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甚至创造了整个世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会种菜,不算学生”。劳动是实现人从自然性走向文化性的必经之路,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是教育、文化、精神的来源,而劳动教育更能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形成双重引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促进个体沉浸在身体力行的劳动文化中,完成对个人身体机能、工艺技能、知识水平的提升,并对个体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力量予以完善,从而得到更高的精神文化浸润。

    劳动教育是文化实践的“载体”,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催化剂”

    劳动即文化,劳动教育的本质即文化实践,而劳动教育是文化实践的载体,文化融入是当前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将从远古发展到今天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断铸就新的文化辉煌。劳动教育巩固了人在劳动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也通过这种身心融合的教育给人带来身心、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是文化认同的“主体”,是人类发展历程的“传感器”

    文化认同至少有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文化自觉”,二是“文化超越”。劳动教育蕴含着劳动创造美的智慧,无论是田园种植、印染工艺、纸扇泥塑、裁衣织布等的传统工艺,还是日常生活家务劳动的实践,抑或是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都是对文明与智慧的追溯,也唯有通过广泛蕴藏于生产生活的劳动实践才能进一步启迪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让文化自觉与超越深入每个人的内心。

    “劳动教育”是一种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通过劳动教育将中国经验传承下去,通过劳动教育将中国实践发展下去,通过劳动教育将中国精神弘扬下去。


    东港市新城中学 陈晓光

    【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