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评论

    假期归来,谨防“节后综合征”

    发布时间:2023-10-09 13:03 阅读量:12376

    “中秋国庆喜相逢,笑语欢歌荡碧空。”随着时光的流逝,长达八天的双节假期已悄然画上“句点”,广大党员干部逐渐从轻松愉悦的节日里“脱身出来”,重新回归到紧锣密鼓的工作当中。然而,在嬉笑欢闹的节日氛围和悠闲惬意的生活节奏影响下,也会有个别干部因为没能及时调整工作状态,从而患上“精神游离、思想懈怠、行动拖延”的“节后综合征”。这种“综合症”在背离为民服务初衷的同时,还会延误工作效率、折损干部形象、败坏机关风气,甚至危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节点即是考点,过节更须过关。”作风建设不分节前节后,把节点作为“考点”,不仅要求党员干部廉洁过节、清爽过关,更要提醒党员干部预先防范、及早治愈“节后综合征”,莫让心猿意马、偷闲躲静、怠惰因循的不良风气沾身染体、费劲劳神。

    谨防“精神游离”,及时调整工作状态,切实激发干事热情。节后收假,部分党员干部却未能调整状态、及时收心,尽管人在单位,内心却依然沉浸在与亲朋好友欢聚宴请的美好回忆中无法自拔。有的因为在假期间暴饮暴食、熬夜通宵,上班时无精打采、漠视群众,遇事“一问三不知”、干活“两眼一抹黑”,神思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身到就应“心到”,心到更应“心专”,要点燃激情、铆足干劲,提振勇往直前的战斗力、凝聚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以“满格状态”迎接工作挑战。

    谨防“思想懈怠”,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主动发挥关键作为。假期虽已结束,但某些干部拈轻怕重、偷懒耍滑的思想观念还未结束,得过且过、迟到早退成为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开展“思想体检”、清扫“慵懒杂念”,严明工作纪律、牢记职责使命,摆正角色定位、发挥引领作用。此外,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党员干部节后到岗情况定期抽查、深入调研,加大批评惩处力度、强化刚性制度约束,以精准有效的问责机制督促不思进取、我行我素的干部收心归位。

    谨防“行动拖延”,精心制定工作计划,快速回归奋斗模式。“凡事若能按时做,一日能顶三天用。”返回单位意味着工作重新步入“正轨”,无论是躺平甩锅不敢干事、还是推拖绕躲不想干事,都是极不可取的行为。党员干部要主动摈弃浮躁焦虑情绪,自觉梳理工作重点难点,找准方法制定“任务书”、捋顺思路列出“时间表”,以常抓不懈的耐力、脚踏实地的定力和只争朝夕的魄力抓好节前节后工作衔接,确保计划跟着时间走、任务随着重点转,迅速从松弛舒缓的“假期模式”回归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奋斗模式”。

    于百忙之中迎来“黄金长假”确实难能可贵,在节假期间寻求“玩个痛快”亦是无可厚非,但履职尽责、造福于民是一场“长跑接力赛”,容不得有半点“松松劲、走走神、歇歇脚”的想法。既然已经告别假期、返回单位,就要科学安排、合理规划,端正思想认识、严格约束自我,厘清日常生活与机关工作的“边界”,消除慵懒散漫与敷衍塞责的“病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岗位之中。

    作者:翟云雪

    【编辑:乔宇】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