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退休党员回归社区“建家工程”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3-10-19 09:43 阅读量:10901
去年以来,鞍山市立山区在全区各街道实施国企社会化退休党员“建家工程”。曙光街道作为先行先试街道,紧紧把握国企社会化退休人员回归社区的有利契机,发挥国企社会化退休人员中党员作用。截止目前,全街道社会化党员在党性教育、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基更加坚强有力。
据介绍,曙光街道党工委从抓阵地建设入手,强功能、重实效。把“新党员之家”建设成党员学习的中心、教育的阵地、宣传的窗口、才艺展示的舞台,不断提升党员之家的吸引力。街道以新风社区为“建家工程”的试点社区,充分分析新风社区国企社会化退休党员的人员结构、年龄结构、退休单位、退休前职务等实际情况,选德才兼备、经验丰富、有群众基础、热衷社区工作的老党员担任“党员之家”的带头人,建立党员之家组织机构,动态管理党员个人信息。社区党委对“已进家门”和“未进家门”的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对“已进家门”的党员以社区党校的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对“未进家门”的党员,社区党组织开展“敲门行动”,入户登门送去组织上的关心和慰问,增强了国企社会化退休党员的归属感,推动了党员早日“回家”。
为了赋予新党员之家”更多的服务,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多次与退休党员代表座谈,征求党员代表对“建家工程”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社区整合现有的资源,拓展“党员之家”阵地,将原有的200平的活动空间增加到600平,增设了党员教室、党员活动室、休息室、配餐室等功能室,同时配备电子显示屏、各类党建读物、电教光盘等学习资料,使“党员之家”从建家之初的十几名党员“回家”发展到现在的百余名党员到社区“安家”,党员们的“微心愿”也在“家”中一一实现。
街道党工委注重发挥党组织服务功能,对党员之家的党员注重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关心、服务上用心,通过党群连心活动增强党员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开展“国企社会化党员论坛”、“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使"党员之家”成为联系党员和群众的桥梁纽带。
今年年初,社区依托“党员之家”开展特色“敲门行动”,关怀陪伴辖区独居老人,为独居老人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建立老党员包保机制,同时发放“一对一”精准化的关怀帮扶明白卡,精准对接独居老人需求与党员的特长,实现精准“派单”与主动“接单”的同频共振,不断提升“一老”服务的“硬举措”与“软实力”,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工作做到心坎上,实现“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的浓厚氛围,让社区成为老年人和谐乐居的幸福家园。特别是利用网站、视频、报纸、电视等多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党员之家”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使党员感受到社会认同感和荣誉感。
下一步,曙光街道将坚持不懈抓融合、抓结合、抓整合,使国企社会化党员与社区党员群众有序融合、有机结合、有效整合,构建基层党建的多维空间,构建“党建工作+网格管理”,架起党建连心桥,让党员作用在社区网格中得到有效发挥。(张士龙)
【编辑:乔宇】
【责编:王兰】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