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评论

    让党员代办站成为“和谐中国”建设的一面旗帜

    发布时间:2023-11-16 17:34 阅读量:8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国各地深入学习和践行“枫桥经验”,一个个“刘全国”式党员代办站纷纷涌现,在“和谐中国”“平安中国”建设中建功立业。今年,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成为全国基层社区党员代办站学习的楷模。而抚顺市望花区雷锋社区就是其中先进单位中的一员。

    学习“刘全国”,把党员代办站建设成为发现问题的“雷达站”。紧贴群众对社区服务治理的多样化需求、多元化诉求和多维化追求,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实践探索出“民思我想、民呼我应、民需我为、民诉我帮、民困我助”的社区服务治理新模式——社情民意“雷达站”,打造出集社情民意收集、分析、归类、处理、评价、反馈为一体服务治理“闭合链”,把人民群众对社区服务治理“心里愿景”变成“眼里美景”,使群众安全感更强、幸福感更足、获得感更高。支部委员、在职党员、网格员、网格信息员“四员入站”,通过入户走访、日常接待、个别访谈、专题座谈、网络反馈、热线电话等形式,多手段、多渠道、全方位收集居民急难愁盼,使之成为社区听民意、问民需的重要渠道。

    学习“刘全国”,把党员代办站建设成为解决问题的“化解站”。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服务“零距离”,打造“家门口”矛盾纠纷化解站,强化落实“事前防、事中调、事后访”矛盾纠纷闭环化解流程,坚持“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工作理念,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解决,真正做到让群众接受、信服、满意,赢得了群众赞誉。坚持“定期常态排查、敏感经常排查、重点定向排查”,下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先手棋”。同时,建立“一事一回访”制度,对已化解矛盾纠纷的当事人进行定期回访,确保问题隐患真正得到解决,防止矛盾纠纷反复。通过长期服务,党员代办员成为群众贴心人,居民之间有了纠纷,都愿意与代办员唠唠,代办站成为纠纷小事的“化解站”。

    学习“刘全国”,把党员代办站建设成为法律为民的“服务站”。党员代办站要致力于“润物细无声”地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财产纠葛等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在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方方面面,提供矛盾调处、法治保障和政策咨询等,让社区居民享尽了“法治红利”。解决疑难纠纷,充分发挥政法力量优势作用,作为党员代办站化解邻里矛盾的“坚强后盾”;提供法律服务,推动优质司法服务深入社区楼院,开通法援绿色通道;加强法治宣传,组织社区民警和人民调解员到社区开展“以案说法”主题宣讲,代办员组织群众广泛参与,提升了宣传效果,源头预防邻里纠纷产生;邀请居民中的法律“业界大拿”在小区开设“法律课堂”,帮助居民学法、知法、用法,以法治文化增强居民法治意。

    学习“刘全国”,把党员代办站建设成为凝心聚力的“能量站”。以文化为纽带培育社区居民共同体意识,营造和谐邻里关系,谱写共建共享共治美好社区新篇章。党员代办站利用“线上+线下”服务模式,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更好地服务于居民,拉近邻里关系,提升社区自治。打造烟火味、人情味、文化味社区,为居民架起邻里沟通的桥梁,营造社区“邻里情”成为社区治理的“粘合剂”,凝聚“邻聚力”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力军”,汇聚社区“邻里爱”成为社区治理的“能量站”。深挖网格潜能,在阵地打造、宣传普及、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探索,不断完善网格治理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党员代办站是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实体支撑,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是一座服务群众的“能量站”。

    全国各地深入学习和践行“枫桥经验”,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大力加强基层社区党员代办站建设,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群众感受到党就在身边,开创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如今,一个个“刘全国”式党员“代办站”的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弘扬、传承、践行着“枫桥经验”,为“和谐中国”“平安中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许华凌

    【编辑:乔宇】

    【责编:王雪弘】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