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评论

    党员干部从“千万工程”中汲取三种力量

    发布时间:2024-03-26 22:11 阅读量:8189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明确提出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推进实施“千万工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也引领着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求索之路。党员干部当从“千万工程”中汲取三种力量,实际行动扛起新使命,绘就千万美丽乡村新图景。

    汲取“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担当力量。“千万工程”实施初衷,就是围绕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的农村环境脏乱差,助力解决各类民生问题。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时刻怀揣“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初心,敢于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出发,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让群众成为“共同缔造”的实践主体和动力支撑,不断增强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汲取“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实干力量。“千万工程”的成功是并非偶然,历任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开启了浙江乡村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历史属于奋进者,时间不负实干家。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党员干部必须砥砺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苦干实干精神,积极投身各项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汲取“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创新力量。要大兴调查研究,脚踏实地解决难题。“千万工程”的成功实施,正是得益于习近平基于浙江省情做出的重大举措。作为大好青年的我们,更要谨记使命,付诸实践,扎根基层,脚下有泥,练就过硬的铁脚板,掌握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通过深入、踏实的调查工作,摸清客观情况,找准问题焦点,避免走冤枉路,做无用功。要坚持“千万工程”实事求是、问题导向的务实作风和科学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掘不同乡村资源禀赋,提升乡村产业适配度,才能放大乡村优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目标、坚持不懈,为早日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而努力奋斗。

    作者:宋凯欣

    【编辑:乔宇】

    【责编:王雪弘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