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本站头条

    辽宁:让生态环境既有“颜值”又有“产值”

    发布时间:2024-12-11 07:43 阅读量:9501

    约上三五好友,去公园散步、河边垂钓,欣赏海边落日,感受山间清风……这些已成为人们当下放松身心的首选。但你知道吗,看似免费的清新空气、绿地、土壤等资源,也具备价值属性,是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被称为“生态产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我省因地制宜、积极实践,让生态产品价值可见可感。近日,省自然资源厅首次发布全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为各地提供参考借鉴。

    案例分别为:沈阳市康平县卧龙湖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教育科普经济发展多位一体融合发展案例、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科学开发利用闲置农地资源实现经济生态文化价值全面提升案例、大连市因地制宜推进复州湾生态修复取得“生态+社会+经济”三重效益案例、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太平沟村全域土地整治案例、盘锦市红海滩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产品大多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等承载体密不可分,实现价值转化,要让生态环境“产品化”,让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化”,并建立转化机制,让生态产品经济价值“可交易”、生态价值可持续、社会价值可感知。以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的实践为例,通过盘活淡季空闲产能,立足水稻种植产业,构建加工精米的智能生产线,发展“稻梦小镇”,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典型案例背后,是我省结合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的大胆破题。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已完成2条省内主要河流、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共14个省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开展国土变更调查、林草湿地调查监测、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加强生态产品信息调查摸底。建立土地、矿产、海洋、森林、草原5类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体系,圆满完成全省6个试点市40个县区的资产实物量清查和价值量估算。

    下一步,全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者将继续创新完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掘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同时做好土地、矿产、森林等7类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主体,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切实摸清全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什么、在哪里、值多少、谁在用、谁在管、用得怎么样”等基本情况,亮出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的“明白账”,为未来科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规划、优化资产配置,变传统的“以管资源为主”为“以管资产为主”,实现由“资源”到“资产”直至“资本”的全新蝶变。

    (辽宁日报记者 刘璐)

    【编辑:黄简一】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