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党建

    清原县“三四五工作法”增进干群“鱼水情”

    发布时间:2017-05-05 15:28 阅读量:2541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在党员干部中推行“三四五工作法”,深入基层汇集民智、征求民意、解决民难,取得明显实效,进一步增进了党群、干群“鱼水情”。

    “三化”联系服务群众,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干部驻村常态化。县委为四家班子成员、法检“两长”等 26名县级领导干部每人确定1个联系服务点,进行蹲点帮扶,并配发了“民情日记本”,方便县级领导干部详细记录村情民意。同时,要求乡镇干部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实现了全县驻村工作“每村有干部”的全覆盖。二是听取民意立体化。开展“深入基层、听取民意、解决问题”活动,要求每名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分管基层单位的走访率不低于85%,深入联系服务村走访村民代表、特困户不少于总数的80%。每月深入联系服务村或分管基层单位调研不少于5天,每名领导干部每月就加强基层工作、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向县委提交一份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年内,每名领导干部至少为联系服务村或分管基层单位办理3—5件实事,并形成一个务实管用的调研报告。三是作风建设制度化。对“庸懒散慢”不良作风进行专项整治,采取明察暗访、下发督查通报等形式,对工作作风散漫、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进行坚决查处。

    “四变”强化公仆意识,破解难题不留死角。一是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完善县级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在县信访大厅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对重点信访积案带案下访,在深入分析案情、找准问题症结的基础上,分门别类采取化解措施,确保案结事了。县级领导主动与信访人会面,促膝谈心,听取意见,寻求破解群众矛盾纠纷办法。二是变“单向协调”为“部门联动”。针对集体访、越级访的信访积案,由包案领导主动约访,亲自听取信访人的诉求,召集相关责任单位集体研究处理办法,将责任分解和落实到人,同时明确办结时限。三是变“输血化解”为“造血化解”。对一些诉求无政策依据但生活确有困难的信访老户,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民政救助、特困资金以及节假日慰问等办法,想方设法帮助信访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采取多种帮扶手段,帮助信访人发展家庭经济,逐步“打消”其“信访”念头。四是变“静态分析”为 “动态分析”。制定了“一周一研判,半月一会商,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总结”制度,由县分管领导组织对信访形势定期分析、会商和总结以及通报,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分析原因,安排部署下段工作。

    “五访”广集民智民意,明确思路推动发展。一是走访基层群众“问需”。组成工作组,深入188个村、17个社区和重点项目,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征求意见和建议。二是走访特殊群体“问苦”。对城乡困难户、“五保户”、返乡农民工、老上访户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走访,记录其反映的情况,填写问题处置卡,帮助解决难题。三是走访产业大户“问经”。对全县产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进行重点走访,听取他们对优化经济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四是走访“五老”人员“问计”。登门拜访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代表、老党员,广泛听取意见,发挥“五老”人员党性强、威望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对干部作风建设提出意见并进行监督。五是走访优秀党员“问策”。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村民凝心聚力抓发展,促和谐。
    单位:辽宁清原县委组织部    于长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