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党建

    扶贫工作队百万架杆“架起”彰武脱贫致富桥

    发布时间:2017-07-17 14:01 阅读量:1338

    “我知道种芝豇比种苞米挣得多,可是大面积种我买不起架杆啊!”7月15日,彰武县二道河子蒙古族乡二道河子村贫困户张立东说,要不是审计署沈阳特派办驻村工作队帮着协调资金购买架杆,并免费发给贫困户,他就没法种下0.3公顷芝豇。

      张立东的话道出了众多贫困户想调整种植结构而苦于没有资金的尴尬。审计署沈阳特派办驻彰武县二道河子蒙古族乡二道河子村工作队经过深入走访为村民们找到了脱贫的“金钥匙”。驻村工作队队长白明哲说,二道河子村有多年种芝豇的历史,但是产业分散没有规模。芝豇抗旱能力强,适合在当地种植,但是架杆投入比较大,种植1公顷芝豇仅架杆就得1.8万元,前期投入让有种植经验的农民望而却步,贫困户更是有心无力了。

      工作队发现了这个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后,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支持,通过免费发放架杆,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入芝豇种植产业。5年来,驻村工作队为165户贫困户共发放108.85万根架杆,硬是“架起”了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一道桥梁。当地芝豇种植产业规模也越做越大。如今,二道河子村共有70户农民种植芝豇,种植面积达到40公顷。

      张立东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贫困户种芝豇相当于“零投入”,免费领架杆,种子可赊账。他去年种了0.3公顷芝豇,纯收入5100元,其余的地种玉米加上补贴能收入4998元。“去年我家人均收入超过3366元,我已经不是贫困户了!”张立东高兴地对记者说。得益于审计署沈阳特派办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二道河子村共有26户贫困户通过芝豇产业脱贫“摘帽”。白明哲说,驻村工作队的目标是引导和助力二道河子村把芝豇产业做成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将其打造成带动全村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彰武是15个省级贫困县之一,省、市、县共派出77支驻村工作队,其中包括15支省级驻村工作队。各个工作队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挨家挨户研究产业项目,芝豇、樱桃、榛子、肉羊等一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全县逐步形成了东部果品经济林、南部高效特色农业、中西部设施农业、北部畜牧业的发展格局。2016年,全县9126人通过特色种植和养殖脱贫,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