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县“四化模式”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发布时间:2017-09-11 12:57 阅读量:1397
清原县通过探索微型化党员教育机制、建立梯形化干部队伍、完善网格化服务模式、打造特色化服务品牌,有力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探索微型化教育机制。在14个乡镇19个社区推行“微型党课”,着力解决党员“主动学习难”的问题,让党员“人人上讲台”,让每一名党员都有出彩的机会。微型党课做到“三结合”,即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与社区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党员生活相结合。党员讲述身边的人与事,分享生活的感悟,活动少了说教、灌输,多了平实、技巧,让党员由“倾听者”变“主讲者”,由“配角”变“主角”,党员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党员教育模式得到进一步丰富。
建立梯形化干部队伍。为充实社区后备干部力量,县委通过健全社区后备干部培育机制,制定后备干部工作规划和计划,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社区工作者及时选拔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形成多渠道进入、有计划调整、及时补充的调整充实机制,着力构建社区优秀干部成长链。同时,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培训力度,严格管理和实施网格考核,要求社区工作者将为民服务实施好,将群众工作落实好,将群众需求反映好、将群众矛盾化解好。
完善网格化服务模式。按照社区大网格、楼院小网格的构建思路,着力建强社区网格党支部,将在职党员划分到各网格,在职党员在网格楼栋认领公益性岗位,开展服务活动,接受群众评议,进一步充实基层网格党支部服务力量,健全在职党员直接服务群众机制。民情信息员通过上门走访,定点收集等方式,实现民情事项及时在网格收集、分析、办理、反馈、评议,推动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网格得到有效解决。
打造特色化服务品牌。安排组织全县19个社区在制定品牌创建方案时,以“夯实基础、强化服务、拓宽载体、注重实效、打造特色”为原则,按照贴近社区实际、贴近群众需要、贴近工作生活的要求,根据人文环境、社会资源、群众需求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以人为本,选准优势服务特色和创建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活动。同时从品牌命名、品牌内涵、理念创新、组织保障、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对创建过程中各阶段的时间节点进行一一明确。
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纪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