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县“三道加法”引领农民致富增收
发布时间:2017-09-13 14:21 阅读量:1671
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魏天馗
清原县根据特色产业不断发展的实际,围绕产业发展调整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在“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的工作思路,组建特色产业支部,发挥农村党员帮带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支部+合作社,共建共赢开新局。围绕我县“中药材、食用菌、草莓、无公害蔬菜”四条产业链,打破原有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单一模式,积极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成立各种“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新型专业合作社组织40个。同时,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以党员引领带头致富,在全县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格局。到目前,符合成立党支部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组建率达100%。清原镇二道岭村本着“村办、党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了草莓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现已吸纳会员118人,其中党员38人,带动200多农户。草莓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组织会员发展草莓,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变为群众集中经营,壮大了产业规模,形成了市场竞争优势,使农民得到了更大的实惠。
合作社+党员,兴业富民拓新路。坚持以党员为骨干、以农户为基础、以合作社为载体,充分发挥合作社党组织的引领带动、教育管理和协调服务作用,走出了一条特色兴农新路子。合作社党组织带动党员发挥好三个作用,即:引,党支部把党员、专业大户和部分群众组织起来,通过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民参会入社;导,由党支部组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制定对社员有力的规章制度,定期对社内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农业科技培训。同时结合农村党员三向培养工作,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党员致富能手的帮带辐射作用,把“土专家”和“田秀才”组织起来上岗履责;牵,利用党支部协调服务优势,搭建党员社员产业信息平台,为广大党员、社员和农户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打造党群共富联合体。通过合作社积极推进“订单农业”,实行“六统一”产销模式,即:统一技术、统一资金、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订单、统一销售。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消化分散了单个农户难以抵御的市场风险,使农民在发展壮大产业中实现稳定增收。
党员+农户,带动效益促增收。为进一步发挥合作社党组织中党员经济能人、致富能手的示范帮带作用,社内开展“手牵手”、“一帮二”等活动,将农户组织起来,整村推进,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优势。合作社党组织以产业为依托,由党员牵头联系农户,基地联动,把特色产业“串联”在一起,使全县经营项目相同,经营效益较好的产业合作社组织联合起来,开展规模产业,打造特色品牌。目前,全县大型产业合作社覆盖了中药材、食用菌、水果、蔬菜、山野菜、粮食、畜禽、花卉苗木生产和科技农机服务等十大产业,涉及了大部分特色和优势农产品,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单一的生产资料购买、生产技术服务等合作,向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包装、进行无公害基地认证等领域拓展。目前,全县918名农村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5930名群众发展龙胆草、辽蒿本、林下参、人参等中药材42000余亩,人均增收10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