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县用好四个课堂提升农村党员素质
发布时间:2017-09-15 14:25 阅读量:1617
清原县用好四个课堂提升农村党员素质为抓好农村党员培训工作,清原县着力用好“四个课堂”,搭建农村党员教育平台,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
用好“理论学堂”,党员教育“面对面”。充分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等培训阵地的作用,采取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等形式面对面与党员交流学习。开展“理论大宣讲”活动,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部门组成宣讲团,深入农村一线,就“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基层党建和新农村建设”等党建知识进行巡回授课。开展“基层书记讲党课”、“普通党员讲党课”活动,各村支书、党员结合各村发展实际状况,以“发挥党员作用,带头创收致富”为主题,开展各类党课、致富培训活动。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党员,目前累计讲党课30余堂,教育党员1300余人次,全面提高村干部、党员群众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致富带富能力。
用好“名师讲堂”,专家授课“心贴心”。开展“接地气”培训学习促农村党员变农闲时间为学习时间,学习实用技术促脱贫。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教育资源,组织农业、林业、农机、畜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深入乡村进行现场授课,重点推广“种植业测土配方施肥”、蛋鸡、肉鸡饲养,林蛙、野猪养殖、中药材、食用菌栽培等实用技术,提升党员发展产业促脱贫的能力。聘请沈阳农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的教授组成“专家指导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对各类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指导。目前组织专家开展集中活动5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0次,累计培训党员群众1000余人次。
用好“流动课堂”,实用指导“手把手”。党员专家把农业科技‘流动课堂’办在农民的家门口,办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农民最欢迎,得到真实惠。开展“流动课堂进万家、进农田、进大棚”活动,各乡镇抽调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土专家、田秀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流动课堂服务队,走村串户“送科技、送信息、送政策”,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如夏家堡镇、英额门镇流动服务队分别手把手帮助农村党员解决了食用菌种消毒不够和龙胆草斑枯病防治难题。开展“菜单式”培训,推行“农民点菜,政策配餐”的教育模式,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定向“配餐操作”,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特色充电套餐”,积极推广玉竹、威灵仙、林下参、龙胆草等中药材种植新品种,推广林蛙棚化繁育、西瓜、香瓜冷棚栽培等实用技术,各类技术人员入村120余次,实地走访大棚400余栋,解决技术难题100余项。
用好“网络书堂”,党员学习“互帮助”。 利用“互联网+”形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规范化行业发展机制,更好的促进农村党员交流、交往、交融。发挥同业联谊会作用,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在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分类成立同业联谊会的同时,组建党员“QQ群”、“微信群”“手机短信群”,在线解答党员的问题,并安排联谊会会长、副会长、理事等担任“网络课堂”辅导员,开展在线咨询服务,做到党员需求服务自助化。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作用,积极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现代远程课堂,农村党员干部根据自己的需求点播学习内容,学习政治理论、实用技术,了解市场行情,发布农产品信息。大苏河乡长沙村党员杨国江开辟中草药网上销售渠道,与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客商建立稳固的协作关系,今年销售中药材数26吨。
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纪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