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书记陈殿财:老百姓的期待让我扛起了担子
发布时间:2018-04-10 15:20 阅读量:2176
陈殿财是省委办公厅(省委机要局)省直处处长,2016年9月起,到建昌县魏家岭乡魏家岭村驻村扶贫。因成效突出,陈殿财获评2017年度全省扶贫先进个人。驻村已期满,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妻子多病,他有太多理由申请回原单位工作。今年2月,我省出台《关于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工作和任村第一书记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后,陈殿财积极报名,3月,他成为第一批派驻到乡镇和村工作的干部,又到白道营子村任“第一书记”。
“这几年,我和农村算是结了缘。另外,组织的重托、老百姓的期待,让我扛起了这副担子。”脱下皮鞋换胶鞋、坚守在农村一线的陈殿财说。
陈殿财和乡亲们结下了真情。刚到白道营子村,听说65岁的村民郑桂兰双目失明、生活困难,他立即去探视,看情况、问需求,自掏腰包为她买来拐杖、半导体收音机,还把米面油送上门。郑桂兰感动地说:“陈书记,你这共产党的干部,简直比亲人还亲啊!”陈殿财回答说:“老人家,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你们生活不好,我们怎能安心呐?”他还承诺,等春耕结束,就找人帮着把破旧的顶棚重新裱一下。
这件事被陈殿财记到了工作日记里。“答应老百姓的事,一定要办,而且要办好。不然大家凭啥信任我们?”就是本着这样一份诚心,陈殿财一直站在百姓的角度想问题,为大家做实事。
白道营子村有个泳装厂遭遇了“用工荒”。陈殿财调查发现,工厂实行计件工资,乡亲们怕操作不熟练、挣不到钱,有畏难情绪。他和村干部经过筛查,确定有40多人具备务工条件。经挨家挨户作动员,有13人进厂工作。半个月后,投资人高兴地对陈殿财说,准备扩大投资规模。村民说:“若是陈书记早来一阵儿,我们早就在家门口挣钱了。”
到任短短一个月,陈殿财把全村563户挨家走访了一遍,还几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在陈殿财看来,白道营子村交通便利、土地平坦,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他说:“既要解决乡亲们就近就业问题,实现自然脱贫,还要符合安全生态环保的标准,要兼顾村集体经济和百姓收入的稳定、长效……农村发展关键在人、在思想。谁都不能关门过日子,要想办法把大家从炕头、麻将桌上拉出来,让老百姓动起来、比起来。”
舍小家顾大家的陈殿财现在两周才能回家一次,他习惯每天晚上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走走,看大家扭秧歌。陈殿财说:“这可不是小事,在魏家岭,我就张罗建起秧歌队,还给大家买来乐器。要富口袋先要富脑袋,活动看似简单,但大家有机会一起交流,就能互相借鉴,还促进文明、和谐……”
“农村工作,要处处用心。”陈殿财说,“‘第一书记’就要担起第一责任,全省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就是来帮着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的。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只要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村民中的一员,真正扑下身、沉下心,担起‘第一书记’的使命责任,一定可以做到不虚此行、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