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党建

    临沭县实施“双优选”计划建立干部梯次培养体系

    发布时间:2018-05-31 16:19 阅读量:1316

    临沭县把实施“双优选”计划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举措,计划利用3年时间,分批次优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优选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信访维稳、乡镇基层一线交流挂职,培养选拔出100 名左右综合素质过硬、事业心强、敢于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充足储备。今年完成首批9名科级干部、12名科员级干部到镇街一线挂职的“双优选”计划。
    坚持严格标准与放宽资格相结合,力求“选得准”。突出政治标准,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对政治不过硬、不敢担当、作风不正和存有混基层经历思想的干部,坚持“四不选”原则,真正优推优选出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热爱基层和甘于奉献的干部。认真落实各单位党委(党组)选人用人的主体责任,对自荐人选经党委(党组)会议集体研究同意后报送,由县委组织部按照“凡提四必”要求,对拟选派人员进行审核。在人选资格条件上,将科级干部年龄放宽至43 周岁,科员级干部年放宽至32周岁,最大限度地为干部提供到基层锻炼的机会。
    坚持个人特长与镇街需求相结合,力求“配得强”。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的原则,高度重视选派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培养,确保优选干部的工作特长、专业特长与镇街干部需求相匹配。比如,房产部门选派的干部优先选配到拆迁任务较重的镇街挂职,化工化学专业特长的干部优先选配到化工产业比较聚集的街道挂职,脱贫任务较重的镇选派农业农村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干部等等,既为优选干部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又解决了镇街专业领导力量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人岗相适。
    坚持严格管理与科学考核相结合,力求“沉得下”。 压实所在镇街管理职责,并要求派出单位签订保证书,挂职干部要与原单位业务“脱钩”,保证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一线工作。县委组织部建立挂职干部培育档案,通过不定期走访、调研、谈话等形式及时了解挂职干部的有关情况,并建立月纪实、半年考核的工作制度,全过程跟踪考察干部在一线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等,根据挂职干部的现实表现进行写实记录、科学评价,确保挂职干部“真挂职、真锻炼、真成长”。
    坚持优先使用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力求“干得好”。树立 “干部下一线、一线出干部”的鲜明导向,认真落实“两个打破、三个倾斜、五个优先”机制,打破论资排辈、隐形台阶等壁垒,积极向镇街、急难险重工作、重点项目等一线倾斜,对在挂职期间胜任工作、表实绩突出的,科级干部优先予以提拔重用,符合调任条件的优先调任为镇街党政班子成员,年轻干部优先在镇街或县直单位提拔使用。对期满后暂不具备提拔、重用及调任条件的挂职干部,纳入后备干部继续进行重点培养,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扑下身子、安下心来在基层一线大有作为。(姚德、袁茂莲)
    通  联:山东省临沭县委组织部研究室
    联系人: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