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致富开辟崭新天地——记敖家堡乡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初广作同志事迹
发布时间:2018-06-01 14:40 阅读量:1464
——记敖家堡乡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初广作同志事迹
初广作,男,现任清原县敖家堡乡大东沟村广友中药材销售有限公司经理,1973年11月出生,高中文化。初广作采取“企业+龙头带动+农户”的中药材加工销售发展模式,农户的土地产值由原来的平均500元/亩骤升为1200元/亩,为本乡农民致富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2015年企业成功取得自营出口权,为敖家堡乡农产品走出国门做出了重大贡献,带动全乡年发展中药材1000余亩,带动清原地区年加工销售中药材3000吨,实现了企业效益、农户效益最大化。
初广作是大东沟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和其他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初中毕业后自己创业。陆陆续续做点小买卖,给商店送点货,收点农产品,到清原县去卖,有时也收些中药材。在倒卖中药材的过程中,他发现中药材市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便潜下心来专门从事中药材购销。从最初骑着摩托车在清原周边走村串户收药材,到后来用三轮车和货车,生意也做到了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地区药材市场,随着视野的拓宽,做生意的思路也宽了。
2010年,初广作与合伙人共同投资300余万元成立了广友中药材销售有限公司,做起了药材加工生意,地址就选在土生土长的大东沟村。真正的从小商贩进化到了企业家层面,基于多年的销售渠道,加之产品质量过硬,很快将中药材销售到安徽、内蒙、吉林、天津、河北等地的药厂和药材市场,企业效益逐年递增,于是他又蒙生了进一步扩大利益的想法,开始尝试自己种植中药材,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很快便掌握了一系列种植技术。最初他只种植龙胆草、板兰根等几个品种,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他的知名度也不断在邻里乡间传播开来,可当看到农村低消费少收入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当年,想起自己当初连2元乘车的钱都没有,只能徒步走近10里路回家的窘迫时,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富不算富,自己有义务而且也有能力带父老乡亲一起富,于是广友中药材合作社在2011年正式成立,在他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他的中药材合作社,为了让更多乡亲们尽快致富,他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户签定种植合同,以高于市场价格一定比例收购农户的药材,使农户种植时就知道自己的土地收入,将风险转嫁给自己,将发展带给大家。短短的3年时间,合作社成员由15人发展到100多户,全乡的中药材种植业也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由最初的300亩发展到1200多亩。敖家堡乡党委、政府也出台了激励政策进行扶持,积极对上争取进行产业小区水、电、路等设施建设,确保了产业顺利发展。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敖家堡乡遭遇了百年一遇的“8.16”特大洪灾,企业的厂房、设备及成品药被洪水冲击损毁,损失惨重。党的怀抱是温暖的,该企业得到县乡财政的大力扶持和补贴,县乡领导也多次关心帮助企业重建,使企业在一年之内便挽回了所有的损失。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初广作的中药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加工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2016年投资656万元对厂房进行扩建,新建一条年工能力为2000吨生产线,引进烘干、筛选机、洗药机、切割机等设备14台套;2017年又投资120万元,引进人参烘干设备和冷藏设备各一套,实现了药材的错季销售;2018年3月投资67万元引进一台空气能烘干机,经过几次扩建,企业年加工中药材能力达到了3000吨,主要品种有桔梗、五味籽、细辛、薇灵仙、人参等。目前广友中药材不仅与北京同仁堂等企业合作,去年又将桔梗出口韩国,实现了我乡农产品出口创汇第一例。
几年来,初广作走访了近百户贫困学生、单亲母亲、老复军人等贫困群体。他深感一个贫困家庭供读一个大学生的艰辛,农村贫困孩子读书的不易,每次都尽自己所能资助他们,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生活。为丰富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他为大东沟村广场休闲娱乐的村民提供服装和道具。一件件、一桩桩事迹都诠释四个字“爱在敖乡”,初广作一个农民家的儿子正在用行动来回哺生他养他这片土地的乡亲们,生命不止,奉献不息。
初广作深知肩上的重任和群众的殷切期望,将继续发挥中药材种植和销售的优势,做大做强企业,带领更多农户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