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党建

    沈阳市大东区委书记曾波:大事难事看担当!

    发布时间:2018-06-28 14:10 阅读量:1343

     开栏的话近年来,我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推进辽宁振兴发展中攻坚克难、勇挑重担,涌现出一批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优秀干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为宣传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担当作为,形成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新使命的奋力担当者、新征程的自觉开拓者的浓厚氛围,本报今起开设“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专栏,敬请关注。

      “只要是为发展助力、为百姓谋利的事,你们只管大胆地往前推,出了问题我担着!”这句在沈阳市大东区干部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话,出自区委书记曾波之口。

      两年前到大东区履新后,曾波用半个月时间走遍区里各个部门。面对大东区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遗留问题多、新老矛盾叠加的局面,曾波在区党代会上拿出工作思路,并且承诺:“把使命举过头顶,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把名利抛在身后,把人民牢记心中。”更让大东区党员干部振奋的是,曾波把“当先锋、打头阵、争一流”作为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并且不遗余力、不留退路。

      “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发展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在曾波看来,以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大东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必须遵循让“强的更强、弱的增强、高的更高、矮的拔高”的经济工作思路,项目为王,大干实干,稳步推进大东区迈向“中国北方汽车名城”。他组织制定“中国北方汽车名城”发展规划,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众多企业;他率队奔赴上海举办招商推介会,与22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投资总额达306.6亿元。

      “引进好的项目不容易,要通过实干提供高效服务,加快项目落地。”曾波这样说,也在这样做。在他的主导下,大东区成立了招商、项目、企业3个服务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以超常规的思路打开企业服务、审批改革的新局面。曾在全国首推“七证合一”“无证受理”等改革举措,今年又在全国率先推出“无件受理、持件取照、履约践诺、全程互信”登记服务模式……

      曾波还大胆提出了一个按惯例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对重点项目实现土地摘牌当日拿到施工许可,并以联东集团刚落户大东的项目作为改革范例。很多部门在推进过程中想打退堂鼓,曾波说:“我给你们做后盾,我给你们做先行官。”遇到难题,他亲自协调沟通。联东U谷·大东国际汽车研创园项目在摘地当日,大东区组织了11个相关部门现场联合办公、延时服务,让项目方当天拿到施工许可、消防等20多项审批手续,叫响了高效服务企业的“大东速度”。

      “大东速度”形成强大的“引力场”。如今的大东区,汇聚了华晨宝马、华晨雷诺金杯、华晨中华、上海通用北盛四大整车厂与15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完整化、高端化的汽车产业链条逐步形成;汽车产业产值已突破1300亿元,在全省千亿元产业集群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和增速均位居沈阳市前列;2017年在沈阳市营商环境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一,被誉为沈阳市营商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

      曾波常说,“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凌晨四点、夜里十点,他经常晨检夜查;周末节假日,他习惯深入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暗访。

      在这位“一线总指挥”的带领下,大东区把解决民生痛点作为突破口,屡出重拳整治环境“顽疾”。七天六夜157小时连续作战,提前21天完成辉山明渠(大东段)环境整治任务;七天七夜168小时夜以继日,拆除八家子地区5万余平方米违章建筑……每一次行动,曾波都顶着巨大压力坐镇一线,全程指挥督战,拔除几十年没有解决的痈疽,屡屡彰显“克难攻坚,敢打必赢”的“大东作风”。

      在他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推动下,大东区用了短短100天时间,把原先分散在全区13处的审批地点集中在一处,建成2.45万平方米“辽宁领先、东北示范、全国一流”的新政务服务中心,而且将562项审批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创造了又一个“大东奇迹”。

      为什么总要打“攻坚战”、啃“硬骨头”?曾波说:“大事难事看担当,工作只有该不该,不讲难不难。”

      民生苦乐,曾波始终牵挂在心头,他常说:“更加具体地关心和解决百姓具体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具体问题。”在曾波看来,让百姓分享大东发展的成果,就要切实将民生工作做在百姓的“家门口”“心坎上”“平常时”。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事在基层办,问题在基层解决,成果在基层体现,采取“归位、赋权、减负、增效”的方式,大东区将资源、服务、管理沉到社区基层,搭建24小时运转、365天无休的“96115有事找政府”市民服务平台,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诉求13万件,按期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0%。

      有定力,勇于担当;有能力,善作善成。曾波说:“组织任命我为区委书记,这是信任,更是重托,我必须专注做好每件事,专心干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