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乡村振兴 促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9-06-13 17:25 阅读量:2755
——在阜蒙县第一书记第一期论坛上的发言
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宗教一处副处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大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尊敬的东升部长、廷喜副县长,各位领导、同志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刘晓东,由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下派到大板镇大板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非常荣幸参加本次论坛活动,并成为论坛理事会成员。在此,衷心感谢阜蒙县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厚爱,感谢理事会各位第一书记和新闻媒体的朋友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下面,紧紧围绕本次论坛主题,简要作以下汇报发言。
大板镇大板村位于阜蒙县南部,有农户624户,1887人。蒙古族人口56%。2016年以前是全省贫困村、经济薄弱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
2016年以来,我们驻村工作队在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阜新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努力探索帮扶思路,科学设计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帮扶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大板村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摘帽,大板村集体收入由“零”实现年收入10万元以上,大板村党支部时隔10余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党支部,大板村由“后进村”变为“先进村”。《辽宁工作》《中国民族报》《公仆》杂志,共产党员网、中华先锋网等媒体宣传报道了省民族和宗教委驻村帮扶工作,省民族和宗教委驻村工作队被评为阜新市最美驻村工作队,刘晓东等同志被评为省定点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通过这几年的驻村扶贫工作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阜蒙县委、县政府,大板镇党委、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对实现乡村振兴前所未有的努力,对选派干部前所未有的关心。在这种背景下,阜蒙县委组织部精心设计和应运而生了诸如“选派干部拉练”“第一书记论坛活动”等一系列重视选派干部、使用选派干部、培养选派干部的有效载体,给我们搭建了有效的交流学习、联谊交友、激发干劲、干事创业的平台,将有力地推动我们更好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打赢新时代基层组织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攻坚战,按照先急后缓、先小后大、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帮助大板村“两委”班子做了一些工作。今天,我有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抓好解放思想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前提。我们把解放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来抓。认真查找、分析、梳理出村干部和村民不想发展、不敢发展、不会发展等三类致贫返贫、影响发展、制约创新的主要问题,从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党小组长和村组致富带头人抓起,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带领他们外出考察、强化培训,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增强甩掉贫穷落后帽子的信心,摒弃喝酒、打牌等不良习惯。结合大板村十年九旱、土地种植结构单一、土地收益低的实际,探索发展种植中药材、辣椒种植等高效农业,自己出资金扶持农户建实验田,探索加快土地流转,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如今,大板村老百姓明白了道理,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形成了邻里和睦、敬老孝亲、想事干事、思进奋进的良好风气。
二、抓好党的建设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保障。我们把加强党建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切工作的“牛鼻子”来抓。一方面,抓好“硬环境”建设。争取投入15万元重新改造了大板村党支部,大板村党支部已成为为群众服务办事、开展村级管理和党员学习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抓好“软环境”建设。建立完善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一审两公开”、重大事项集体决定、评优评先、党员志愿者服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等20余项制度,规范党组织生活。如今,大板村党支部内外环境焕然一新,党支部“两委”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党组织政治生活更加规范,党员过组织生活成为自觉,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板村党支部由过去软弱涣散的“问题”支部,成为全县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
三、抓好项目建设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把项目落地作关键任务来抓。2016年以来,我们协调争取民族、农业、国土、水利、交通、体育、文化等多领域资金支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项目10余个,直接和间接投入大板镇资金1700余万元,其中投入大板村资金1000余万元。其中,争取资金300余万元,发展蒙古族风情小镇项目,安装路灯262盏,栽植银杏树 棵,修建海棠山牌楼,增加民族元素,提升了小城镇品位。争取资金20余万元,为大板村修建了民族文化广场、民族健身广场,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搭建了平台。争取投入资金38万元,修建900平方米水塘1座,铺设管道200余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了灌溉难的问题。争取资金300余万元,完成11.3公里村屯路建设,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争取资金60万元,扶持发展200余亩辣椒种植、地瓜种植、菊苣种植高效农业示范带,促进了农民解放思想、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招商引进30亩菊苣项目,正在推进150亩黑木耳、200亩葡萄项目、10余亩中草药种植项目,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抓好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我们把抓好精准扶贫、济困帮扶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镇扶贫政策,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组织6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与大板村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根据脱贫程度和家里现状,有针对性地帮扶。开展了“干部大走访、爱心助春耕”等系列活动,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已捐款物15万余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温暖献爱心。有效使用扶贫资金,通过“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等方式,保值增值,带动就业,促进增收。引进手工缝纫扶贫项目,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可月增收500元以上。帮助成立了“民族一家亲”农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打工就业、利润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加强光伏发电项目收益管理和使用,拿出30%的收益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
五、抓好民生改善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目标。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化解土地确权纠纷、干部矛盾纠纷、危房改造纠纷20余起。落实好计生、社保、低保、五保等惠民政策,抓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方便群众办事。购买音响,资助活动经费,支持村秧歌队、跳舞队开展日常活动和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年清理垃圾300吨。利用设置村务公开栏、请专家讲课、绘制宣传标识和宣传画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营造了“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力量”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自身建设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调查研究,帮助村确立了“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牵动,以民生改善为目标,抓班子,带队伍,找项目,促发展,构和谐,惠民生”的总体思路,和“光伏发电立村、辣椒种植兴村、畜牧养殖富村、旅游观光旺村”的产业发展思路,帮助村制定了三年脱贫攻坚规划、一村一品规划,实现了目标清、方向明、路子对,增强了工作信心,赢得了群众尊重、干部认可。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选派干部和驻村干部各项纪律要求、大板镇党委各项要求,及委自身制定的《驻村工作队职责》《驻村工作“十不准”》、每周二例会制度等规定,严格廉洁自律,忠实履职尽责,努力争先创优,树立了省直部门驻村工作队的良好形象。
以上六点,既是我们的工作做法,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坚持和加强的工作。今天与大家汇报分享,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期待与大家加强交流、深化友谊、提升本事、增强信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书写无愧于组织、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家人、无愧于内心的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篇章!
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