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诠释使命——记锦州因公殉职民警蒋维民
发布时间:2019-09-16 13:24 阅读量:1887
水杯、电脑、工作笔记、汇报材料……空荡荡的办公室,和往日一般干净整洁。但是,这些物品的主人——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副所长蒋维民、单位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却永远不能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执勤了。
蒋维民走了,走得很突然。9月9日8时许,在处警过程中,他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年仅43岁。
蒋维民的牺牲,让所有人痛心不已。
在9月11日上午举行的蒋维民追悼会上,道路两旁站满了送别的战友,挤满了送行的群众,挂满了惜别的条幅。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愿用我的一切来挽回好兄弟蒋维民的生命。”石桥子派出所教导员何皓亮说。
“斯人已去,浩气长存。”“风里来,雨里去,战严寒,斗酷暑,你最苦最累。”“你忠诚担当、恪尽职守的精神令人动容!”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在网上留言,寄托对蒋维民的哀思。
这位普通的基层民警为何如此令人念念不忘,如此震撼人心?连日来,记者走近蒋维民的亲友、同事、辖区群众,追寻这位人民卫士一心为民、恪尽职守的点点滴滴。
守护百姓平安,22年风雨兼程
9月10日,蒋维民走后的第二天,石桥子派出所户籍民警彭博收到了一则微信,“《安全防范三字歌》定稿不?”
“当时,我用颤抖的手指滑动手机屏幕,不知道如何作答。”彭博回忆。
“为了提高辖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蒋所长、文昌社区民警赵洋和我创作了这首通俗易懂的《安全防范三字歌》,最后是蒋所长极力主张做成百姓宣传栏里的宣传画。”彭博哽咽着说,“他离开了我们,他看不到《三字歌》贴到宣传栏里了。”
石桥子派出所的民警都知道,这可能是蒋所长给老百姓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可是,蒋维民给大家留下的又岂止这些!
出生于1976年6月的蒋维民,1997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扎根基层。从普通民警到派出所副所长,22年一心为民,蒋维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他热爱的公安工作中。
“蒋所长是个闲不住的人,在他眼里没有休息日。”派出所民警马洪霖说,“就在牺牲前的72小时,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一直把蒋维民当成自己的师傅,这几天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的马洪霖和同事整理、记录了蒋维民生命中最后的时光。“9月6日9时10分,文昌里物业与业主因打扫卫生引发纠纷。民警调解纠纷并成功化解后,蒋维民详细了解了现场情况,并做了登记。10时13分,群众报警称自己的信用卡被人持卡盗刷5000元人民币。蒋维民详细了解情况后,叮嘱报警人拿着受案回执和信用卡查询记录,到银行要求核销消费记录。”
“当天晚上,蒋维民与同事先后处理了学生家长因带学生看病与保安产生纠纷、锦州师专学生抢红包网上被骗、文昌里49号楼车棚居民打麻将扰民、万年里32号楼轿车被砸、文兴里14号楼感情纠葛等近十起警情。”
22年从警路,风雨兼程筑平安。蒋维民始终默默用足迹丈量辖区的每一条街道,访遍每一户居民,把平安和谐送入群众心中。
马洪霖回忆:“师傅过去常说,做警察为人民服务,就得从破小案、办小事、为群众解决小问题小困难入手,有这颗真心,才无愧于这身警服。”
一心扑在工作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9月9日,星期一,7时50分,蒋维民与马洪霖、陈雷一起上楼,笑着对他们说,‘我们所现在早餐味道不错了嘛,你们以后早上都得给我多吃点,知道不?中午一忙,就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吃上呢?’就在这时,报警电话响了。指挥中心传来警情,石桥子早市有人斗殴。”
“走,我们去现场!”马洪霖清楚地记得,蒋维民当时这么说,坚决、果断。谁料到,仅仅10分钟后,蒋维民就倒在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上,来不及看一眼爱妻和只有八岁的儿子,也来不及完成那些他惦记着的事儿……
兢兢业业,蒋维民一心扑在工作上。9月7日,已经工作24小时的蒋维民刚下夜班,本该回家休息,却留在了派出所。“由于下周一要向分局汇报社区工作,蒋哥下夜班就留在所里整理社区工作资料。”副所长李宁回忆。
9月8日12时05分,连续处理4起警情的蒋维民还没来得及吃饭,报警电话再一次响起,几个未成年人因为踢球与居民发生冲突,双方情绪激动,一场恶性事件一触即发。
情况危急!蒋维民立即带领民警赶往现场,从当事人手中夺下工具,稳住了局面,并叫来几个孩子的家长逐个沟通,耐心细致教育情绪激动的少年。
整整一个下午,蒋维民没有喝过一口水,没闲过一分钟,最终这场冲突在他的努力下化解。
这起纠纷处理完已是15时。一个小案子花了3个小时,同事们说,蒋所长这么干你不累呀?
马洪霖清晰地记得,当时蒋维民回答,“咋不累呢,可是这样的小事,不在根源上解决,将来就可能出大事。”
两年前,蒋维民从紫荆派出所治安副所长的任上,调到凌河区警情最复杂的石桥子派出所,担任主管社区副所长。接惯了治安案件的人,都觉得社区民警这活儿“磨叽”。可蒋维民没有怨言,报到的第二天,就把自己的管片“跑”了一遍。
“师傅常说,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就是要我们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办。”马洪霖告诉记者。“他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和我们一起下社区清查出租房屋、暂住人口,走访商铺、学校,蒋所长总能及时纠正我们采集录入信息的错误。”石桥子派出所辅警颜勇说,正是有这种把辖区情况刻在脑子里的干练,一名被外地警方列为网上逃犯、刚刚潜回家一天的犯罪嫌疑人就被蒋维民缉拿归案。
据统计,在蒋维民短暂却精彩的一生中,他参与破获案件1200余起,处置警情6000多起,调解群众纠纷2300余起。
尽职尽责,却很少考虑自己
蒋维民走了,带着所有人的不舍,走了。
“我们兄弟好几年都没过过团圆年,弟弟每次都说得值班。”蒋维民的哥哥蒋维权说,“他用实际行动完成了从警那一刻立下的誓言,我为有这样的一个好弟弟感到骄傲。”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为了挚爱的事业,蒋维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为了辖区百姓安宁,他牵挂的太多太多。“9月6日那天周五,所里因办理一起案件,当天值班的民警需要去广东出差,维民同志主动提出要替他值班,连续工作24小时。”何皓亮哽咽着讲述。
“他总想着工作,想着大家,却很少考虑自己。”马洪霖告诉记者,“就在离开的前两天,师傅还对我说,‘洪霖婚房装修差不多了吧。将来婚车如果不够,我帮你张罗。’”
这些天,派出所的工作任务很重。只要在所里,从大清早开始,蒋维民就找民警了解治安和消防隐患防范情况,找社区负责人了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哪个小区落实不到位,哪个市场案件多发,他都记着。有哪些地方警力不够,还有多少关键节点没有排查,他都想着。如何更好地发挥社区共产党员治安巡逻队的作用,他也琢磨着。
事情一件挨着一件,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干着干着,有时蒋维民也会深沉地望一望窗外。
熟悉他的马洪霖知道,蒋所长准是又想起老父亲的事儿了。蒋维民年过七旬的父亲,今年6月患重病不得不做手术,目前在康复期。
“同事们知道他的心思,劝维民回去陪陪老人。他总是说,再等等吧,等完成了这次安保任务,就回去多陪父母一会儿。”说到这里,李宁几乎语塞,“可这却成了他永远也不能完成的愿望。”守初心、担使命,用生命诠释警察本色,时刻把群众放在心里、把工作记在心头的蒋维民走了。“他未了的心愿,我们会帮他完成。”何皓亮说,“维民总是不放心,怕有人还去大墙后面打弹弓伤到行人。他立了一个告示牌,说是怕雨浇坏了,我想跟他说,我们已经在原地放了一个新的,永远也不能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