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让总书记放心的“种子队”
发布时间:2019-09-16 13:31 阅读量:1797
开栏的话一言一语心相系,一枝一叶总关情。2018年9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考察调研,先后来到辽阳、抚顺,深入企业、社区,实地了解辽宁振兴发展情况,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辽宁的高度重视和对辽宁人民的深情牵挂。
今起,本报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牢记总书记嘱托·回访”专栏,记者通过走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地方,追忆当年事,回访当事人,反映一年来全省各地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喜看辽宁振兴发展新变化。敬请关注。
每天上班前,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油化厂三联合车间主任许立新都要到厂里那条名为“油化厂党员示范路”上走一走。
这个习惯,他坚持了整整一年。“每次走在这条路上,我就感觉是在紧紧跟随着总书记走,总书记时刻在引领着我们前进。”许立新说。
这条“油化厂党员示范路”,是2018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辽阳石化考察时走过的地方。在这里,总书记亲切接见了企业劳模、职工代表,并留下了殷切期望和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
“要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一以贯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要做好共和国‘种子队’和国有企业‘种子队’”……
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辽阳石化的干部职工记忆犹新、念念不忘;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辽阳石化的干部职工更是牢记在心。这一切,汇聚起干事创业的新动能,推动着辽阳石化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嘱托,铭记心间
9月6日下午,在油化厂中心控制室,回忆起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接见自己时的情景,许立新依然激动不已:“总书记的手温暖、宽厚,非常有力量。现在回想起那一刻,就像在昨天一样。”
许立新所在的三联合车间,担负着俄罗斯原油加工优化增效改造项目建设和生产任务。这一年,许立新和工友们的工作更加精益求精。从去年9月20日俄油项目第一次开车,到第一次防冻防凝、第一次停车、第一次大检修,再到今年7月9日再次成功开车,没有出现一次操作失误,没有发生一起事故。
许立新告诉记者:“总书记心系国有企业,关心国企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辽阳石化做强做优做大。”
不忘初心,牢记嘱托。一年来,油化厂一联合、二联合车间的工人同样把精神鼓舞变成工作动力,努力建设国内最好的催化装置,确保装置在最佳效益点上稳定运行,保证效益最大化。在三个车间的共同努力下,刨除两个月检修期不算,一年来油化厂累计调和出高品质汽油142.21万吨,创造边际效益13亿多元。
见到建修公司检修二车间班长庞云华时,他正带着工人给烯烃厂裂解车间一台装置反应器更换催化剂,身着全封闭工作服,在受限空间里作业。虽然工作辛苦,老庞却说:“总书记来看望我们,让我们十分激动。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我们始终铭记心间。现在,我们检修班的工友们个个铆足劲儿地干。”
庞云华对记者说,他们检修一线的工人现在是24小时待命,企业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保障每台装置平稳高效运行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加倍努力,把辽阳石化建设成让总书记放心的‘种子队’。”庞云华表示。
重任,勇担在肩
2017年,连续亏损了12年的辽阳石化一举扭亏为盈,干部职工重拾信心!
2018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阳石化考察,鼓舞了干部职工的士气!
“当年你们织出了中国第一块‘的确良’。几十年历经风雨,一路前行,一些新产品达到了世界级水平,填补了空白。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一以贯之,砥砺前行,作为共和国的‘种子队’,打出更好的成绩!”总书记的勉励,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如今的辽阳石化,机器轰鸣,热气蒸腾。
回忆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白雪峰历历在目:总书记用“沧桑巨变”“朝气蓬勃”“历经风雨”“一路前行”形容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赞誉我们是共和国“种子队”、国有企业“种子队”……
“总书记的鼓励,为我们坚定了信心。我们必须担起总书记赋予我们的责任使命,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实践中书写华美篇章。”白雪峰说。
灯塔引航,脚步坚定!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辽阳石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辽阳石化勇敢担起“种子队”的责任和使命,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化为“党建更强、安全更牢、效益更好、质量更高、管理更精、改革更深”工作目标,把两个“一以贯之”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企业面貌、干部职工精神风貌发生了新变化。
——工人干劲更足了。设备大检修中,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把检修当抢修,两个月时间完成79套生产装置、4716项检修项目和76项同步实施的技改技措项目任务,消除58项生产瓶颈问题,720万工时安全无事故,实现了“零事故、零污染、零伤害”目标。
——企业喜事更多了。中国石油聚酯技术中心在辽阳石化落户;技术攻关12项,24年来只能生产柴油的100万吨/年加氢精制老装置,现在既能生产柴油又能生产航空煤油;新产品不断问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TG共聚酯、亚光膜聚酯等新产品不断研发,延长了产业链条。
——经济效益更高了。今年上半年,辽阳石化在装置进入三年运行末期、有效生产时间只有5个月的情况下,原油加工量、销售商品量、主营业务收入均同比增长20%以上,上缴税费52.5亿元,同比增长76%。
前行,步履铿锵
9月4日凌晨2时,辽阳石化再传好消息,聚酯BG601指标达到优质品,标志着辽阳石化又一种聚酯新产品研制成功。
在追求高质量道路上,辽阳石化迈出了坚实一步。
“总书记鼓励我们要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一下子就点中了企业发展的关键。”白雪峰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牢记总书记嘱托,辽阳石化在实现2017年扭亏脱困、2018年俄油项目开车、2019年装置大检修的“三年三步走”目标后,全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过去,油头大化工小,柴汽比高,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俄油项目成功投产运行,消除了长期以来制约质量效益提升的产业结构短板。
今年,辽阳石化又一项重大项目——3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将深入整合辽阳石化炼油化工所产丙烯资源,衍生炼油和化工下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中国石油聚酯技术中心支撑,辽阳石化研发团队正产销研用协同攻关PETG共聚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两款新产品,打造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未来,辽阳石化将实施芳烃、乙烯改扩建工程,形成年产1000万吨炼油、200万吨芳烃、100万吨乙烯的产业格局。3年至5年后,辽阳石化的企业规模、经济质量和整体实力将大幅提升。初秋的艳阳下,在距离油化厂中心控制室不远处的芳烃线扩能改造项目现场,工人正紧锣密鼓地施工。这个项目完成后,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产能将分别提高到每年100万吨和14万吨,将为辽阳石化“控油增化”和加速推进由炼油“燃料型”向化工“材料型”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逐梦前行,路在脚下。
辽阳石化1.3万名干部职工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化作前行路上的不竭动力,在新征程上,不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