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铁岭市西丰县“1+3+4”脱贫攻坚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9-10-14 14:52 阅读量:2609
“孩子在县城读高中,老婆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一家老小就靠我种地、打零工维持生活。”对铁岭市西丰县钓鱼镇景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韩武来说,沉重的经济负担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转机出现在2018年。镇里为韩武的孩子争取到2600元教育补贴,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单位为孩子送来了帮扶金。民政部门核实了韩武妻子的残疾等级提高了补贴金,村里又帮助韩武将耕地流转给药材种植户,并安排他做村保洁员,每年能多收入6000元。
家中难题一一化解,韩武久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我家的难事,党和政府都帮我解决了!”
近年来,西丰县按照中央、省和铁岭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等要求,主动作为,从体系建设、制度保障、载体创新、督查监管等方面入手,勇敢闯,大胆试,逐步探索出贴近当地实际的以“一套体系、三个覆盖、四个载体”为核心的“1+3+4”脱贫攻坚新路径。
2018年,西丰县一举摘掉贫困县帽子,34566人脱贫,100个贫困村销号。截至今年9月末,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挣脱了贫困的束缚,正满怀信心奔向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建立一套体系
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6998名贫困人口、20个贫困村摘帽以后,剩下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一些干部的畏难情绪,在全县扶贫工作大会上,县领导明确表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战略性民生工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任何人不能有丝毫懈怠!”
“虽然贫困县帽子摘了,但责任不摘,工作力度、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帮扶力度只增不减。”为此,西丰县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体系,从县、乡镇和县直部门、村三个层面压实主体责任。
在县级层面,西丰县积极落实中央提出的“五级书记”抓扶贫要求,建立了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县人大、县政协视察督促,相关单位和各乡村党组织主要领导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县委要求县级领导及各乡镇、各部门、驻村工作队做到“三个下去,三个上来”,即县级领导包扶沉下去、驻村帮扶驻下去、党的政策方针传下去,所有农村群众自然状况摸上来、各村产业发展方案拿上来、每户产业资金需求提上来。2019年,县里根据实际提出进一步要求:思想交流沉下去、技术培训沉下去、惠农政策宣讲沉下去;乡、村规划拿上来、产业发展计划拿上来、存在问题摸上来。
在乡镇和县直部门层面,制定了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加强了部门联动,建立了月调度、季汇报工作机制,制定了脱贫攻坚规划和方案。
在村级层面,西丰县优选174名村书记,并借助全省大规模选派“第一书记”的契机,将精兵强将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
摘帽不摘监管。西丰县委派出了由副县级领导任组长的18个督查组,深入基层督查,目前,已查摆解决问题305件。
实现“三个全覆盖”
扎实推进不留死角
走进天德镇天来村傅博果业合作社,在一栋宽敞的樱桃栽植大棚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丽红正在侍弄果树。
4年前,张丽红的爱人不幸患上脑血栓,丧失了劳动能力,而家里孩子尚小。为帮助张丽红,合作社安排她在果树大棚和养鹿场工作,每天挣80元工资。
“在合作社里打工,既能照顾家,还能挣工资,我家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张丽红说。
近年来,西丰县通过总结典型经验,摸索出了组织引领、招商合资统管、驻村帮扶助推、扶贫车间用工、场地承包租赁、产业整合发展、土地托管、大户带动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使贫困户实现“四有”:有项目、有措施、有资金、有帮扶责任人。截至目前,西丰县先后实施了202个扶贫产业项目,实现了“扶贫产业全覆盖”。
扶贫是系统工程,需合力攻坚。西丰县通过压实行业部门责任,实现了“行业扶贫全覆盖”。在贫困户就医方面,实现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全覆盖,实现了省定医疗补充保险和铁岭市定“健康保”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在教育上,通过建立贫困学生多元扶持机制,健全定人定向结对帮扶机制,让贫困学生都能上学。在贫困户住房改造上,西丰县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让全县贫困户实现了安全住房有保障。
另外,在省及铁岭市鼎力支持下,西丰县实现了“驻村和结对帮扶全覆盖”。在省、市派驻当地60个驻村工作队基础上,西丰县选出114个县直部门和企事业驻村扶贫单位,实现了驻村工作全覆盖。同时,驻村单位机关干部、乡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了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创新“四项”载体
多措并举活力倍增
10月,郜家店镇胜利村的韩立有就要从“三带一富”村级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毕业了。经三年学习,韩立有掌握了灵芝种植技术,创办了合作社。
“每年在我这打工的就有80多人。”在韩立有的带领下,不仅帮助5户贫困户脱贫,还带动邻村搞起灵芝种植产业。
2016年,依托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西丰县实施“三带一富”村级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累计培养了586名致富带头人,带动14种特色产业发展,结对帮扶1130户贫困户。
近年来,西丰县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先后打造了“三带一富”工程、“三卡”工程、“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农村大数据等4个载体,推动扶贫工作走实走稳。
“三卡”工程是西丰县打出的一套脱贫政策组合拳。通过“脱贫卡”对贫困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确保按卡精准扶贫;通过发放“健康卡”,提高贫困人口就医保障;通过“诚信卡”,完善了“扶贫风险补偿基金”和扶贫贷款贴息制度。
“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是“党建+互联网+脱贫”理念在西丰的创新运用,县里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脱贫政策、经验和信息,汇聚各方智慧,共商脱贫良策。目前,通过该平台已帮助群众上项目1100个,落实帮扶资金、贷款近亿元。
农村大数据平台是西丰县通过建立民生资金大数据监督平台和农业人口大数据平台,对涉农资金进行监管,对农户基本数据采集录入。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为县里科学决策、实时监管脱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眼下,西丰广大党员正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融会贯通抓落实,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气势,谱写脱贫攻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