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党务公开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党建

    沈阳机场应急救援中心:防控前沿践行使命担当

    发布时间:2020-04-12 12:53 阅读量:1762

      4月9日12时10分,CZ3983航班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降落。舱门徐徐打开,辽宁机场集团沈阳机场应急救援中心急救站站长孟境穿戴整套防护用具,走进机舱,开始为入境旅客测温。

      1月22日至今,她和伙伴们累计登机测温980多次,排查9500余人。

      “最高纪录的一天,她们登机42次。”在沈阳机场疫情防控最前沿,带领队伍奋战70多天,应急救援中心主任张惠钧对特殊时期的每个关键时刻都记忆深刻。

      那一天,共有42架飞机576人接受排查。测温从上午9时开始,陆续到子夜结束。信息汇总录入完成后,已近次日凌晨4时。

      “马上又要投入新的‘战斗’,没时间,也没力气回家休息。大家只能在办公室眯一会儿。”张惠钧说。

      沈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2000多万人次,是辽沈地区对外开放的第一窗口。疫情期间,机场应急救援中心承担着航班登机检测、进出港旅客测温排查、机场区域消杀等多项防控工作,“冲在先、守在前”,护卫着辽沈人民幸福与健康的门户,是机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办公室休息,保持‘战时状态’,从疫情开始,这就成为全员的工作习惯。”中心党总支书记张道宽的介绍,满含对同事们的敬意。

      近80天,129人,全员保持“战时状态”,从行为到习惯,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激励着他们坚持,究竟有哪些信念鼓舞着他们“逆行”?

      “我是党员,我会不辱使命!”

      “我是医生,这是我的职责!”

      “国企员工,就该有这样的担当!”

      “救援人员,理应迎难而上!”

      一句句感人的回答,发自内心,朴素实在,却又掷地有声。

      梳理几十天来的统计信息,疫情发生以来,多组数据的作答,更为理性客观。

      实战前,制定实施方案,急救站对相关人员进行各类专业培训2000余人次;

      疫情发生以来,中心人员进港测温累计53万余人次,出港测温累计126万余人次;

      截至目前,航站楼设15个测温点,执勤4763人次;

      每日对航站楼进行3次整体消杀,对重点区域等进行不定时消杀;

      ……

      连续多日,全员日在岗平均十余小时,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连续奋战70多天,至今无休。

      当前,针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增大的态势,他们又将防止疫情输入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慎终如始、如履薄冰,不降低对疫情的警惕性,不放松防控要求。

      沈阳机场应急救援中心坚守沈阳疫情防控最前沿,护卫辽沈出入的关口,为辽沈人民保驾护航,步履坚定,尽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