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用“三力”为脱贫攻坚“加速”
发布时间:2020-04-14 13:34 阅读量:1926
新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和省、市委组织部先后召开的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找准组织工作与脱贫攻坚结合点,用“三力”为脱贫攻坚“加速”。
突出党建引领,迸发脱贫攻坚新动力。着力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开展新一轮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建设,一个一个支部整顿,一个一个阵地巩固;大力加强中心镇、专业村党建工作,继续选树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着力建设“头雁”队伍。以贯彻落实沈阳市出台的关于村党组织书记由县乡两级党委双重管理的实施意见为契机,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健全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制度,力争年底前全部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对村党组织带头人进行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等方面业务培训,组织分片区拉练,提高业务能力和带富能力。持续开展“三向培养”工程,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一批可用的后备人才。着力激发选派干部活力。新民市现有选派干部439人,其中沈阳市委选派干部116人。对选派干部真心关怀、真情服务,通过搭建各项管理教育和实践锻炼平台,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和情感支持,激励选派干部永葆初心、砥砺奋进,勇当脱贫攻坚的“生力军”。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开展百村增收示范、千名干部领航、万名党员助力“百千万”行动计划和消除空壳村、提升薄弱村行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今年申报集体经济试点村26个,每个村争取扶持资金50万元。同时,将25个空壳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重点整顿对象,力争年底消灭空壳村,10万元以上收入的村新增20%。
建强骨干队伍,打造脱贫攻坚新合力。注重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围绕“配强基层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目标,优化配备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目前全市各乡镇党政正职及专职党委副书记全部配备到位,增强了乡镇领导班子推动脱贫攻坚、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使用干部。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在选拔任用时适当增加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比例,对在脱贫攻坚中勇于担当、狠抓落实、业绩突出的干部大力选拔任用,对不胜任岗位需要的干部要坚决调整撤换,引导干部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担当作为。注重增强干部担当脱贫重任的本领能力。创新干部培训形式和实践锻炼方式,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按需培训,按需施教,不断提高实战本领。注重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设置、晋升等政策向乡镇基层公务员倾斜,拓宽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关爱干部身心健康,组织领导干部健康体验,对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的干部,及时给予奖励和表彰。同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容错免责机制,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轻装上阵。
聚集人才力量,注入脱贫攻坚新活力。抓牢“在乡人才”、抓活“下乡人才”,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立足本土“育才”。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云课堂”等活动,积极培养农村“产业链”急需人才。培养一批种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产业脱贫户,树立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畅通渠道“引才”。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人才下乡行动”,统筹教育、卫生、农业和科技领域,分别选派专业技术人才组成对口帮扶团队,下沉到乡镇开展帮扶工作。举办毕业季集中引才活动,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就业。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乡贤活动,鼓励域外乡贤返乡。增强粘性“留才”。开展乡镇、村屯人才服务站建设,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务。拓展基层人才成长空间,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作者:张枨
单位:中共新民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