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啃难啃的“硬骨头”——记中组部选派到我省挂职干部何亚琼
发布时间:2020-04-29 16:28 阅读量:2273
一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规划跃然纸上,一套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评价指标全新出炉,一个拖欠银行35亿元停产6年半的民族企业复产……两年里,辽阳市委常委、副市长何亚琼在自己分管领域完成的几件事,在外人看来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2018年4月,何亚琼从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到辽阳挂职,分管发改、统计、营商、法制等重要工作。面对重任,何亚琼下决心把国家政策贯彻落实好,用自己在经济领域的工作经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得做成几件事。”何亚琼说,当好领导参谋,谋划发展思路,为辽阳振兴发展助力添彩。
为了让工作思路接地气,符合辽阳发展实际,何亚琼深入基层学习调研。挂职头一年,何亚琼有230天在企业调研。“我走了85家企业,每到一处,先了解企业实际困难。”何亚琼说。
辽阳市石化、芳烃、铝合金等产业发展快,其他产业相对滞后,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市政府提出重新规划,让何亚琼牵头。
调研、起草、修订、补充……半年后,何亚琼拿出了《辽阳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规划》,在规划中提出“3+3+X”产业发展格局,协调发展重点产业,确定两县(市)五区产业错位发展格局,并率先提出发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八大产业方向,提出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整合共性资源同步联动发展的产业发展目标。
辽阳市缺少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何亚琼又带着问题深入7个县(市)区、百余家企业了解情况,增加34项新指标,新的评价体系将更适合评价辽阳“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只要尽心尽力,难事就不难。”何亚琼说,自己处理难事的方法是,做到身到、心到、力到。两年来,何亚琼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解决了上百个实际困难。去年年底,负债35亿元、关停6年半的辽宁华兴集团顺利复工复产了。为这事,何亚琼牵头召开了80余次协调推进会,组织债权银行拿出化解债务的具体方案,最终引入新资本,推进企业改革重组。
两年来,何亚琼通过推进领导帮扶、项目“服务秘书”等方式,推动14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复工。看着一批批有潜力的项目上马,何亚琼说,自己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