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1 08:27 阅读量:8391次
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我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那么如何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端牢中国饭碗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的《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文章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们要维护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才能夯实粮食发展之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保障种子安全,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要保障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才不会被别人在吃饭的问题上“卡脖子”。如果口粮依靠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从第一代杂交水稻到“超优千号”超级水稻,我们的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种源,从源头上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实现了我们的饭碗里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 落实耕地保护,耕好粮食安全“责任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粮食,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农田必须是农田,而且更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要抓手,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稳高产。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耕地,甚至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从“基本农田”升级成“永久基本农田”,也体现了我们永久保护耕地的决心和理念。落实耕地保护,就是保障耕地绝不能非农化,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才能维护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发展农业科技,把好粮食安全“方向盘”。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动力在政策,出路在科技。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发力点,是种粮农民有钱挣的“助推器”。要连接5G,打造智慧农机,让5G技术贯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让现代科技真正扎根田间地头,让“数字+”解锁农业新模式,才能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下好科技助农的“先手棋”,为守护国家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仓廪实,天下安。管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要盛中国粮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只有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为经济发展夯实了根基,才能更加有底气的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 孙杨 【责任编辑: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