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8 08:04 阅读量:3096次
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中央开展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定位为“学习教育实践”,就不仅仅为学习而学习、就学习论学习、“关起门来搞学习”,而是把学习、教育、实践三个环节结合起来、贯穿起来、统一起来,避免浮于书面,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层皮”。按照中央要求,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工作成效。学用结合的结合点就是“办实事”,通过办实事,反映精神面貌,检验实际成果。 为群众办实事是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群众办实事是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色。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可靠的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还存在差距。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切实解决群众关注期待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干一件、成一件,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通过学习教育实践所焕发出合民意、聚民心、汇民力的强大效应,让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有扎扎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群众办实事是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发扬光大。新的征程上,我们党肩负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我们党正是靠这一“传家宝”一路走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我们赓续传承、发扬光大的宝贵财富。党和人民的坚强团结是我们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14亿人民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就没有什么挑战不可战胜。 为群众办实事,是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增强群众观点、 走好群众路线的实践载体。借此学习教育实践契机,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搭建起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稳固桥梁”,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学习教育实践中理性回归、深入人心,让党的形象、党的威信在人民群众当中真正树立起来、牢牢扎根,以求真务实、为民造福的优异成绩取信于民。 为群众办实事是对学习教育实践成果的根本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搞得好不好、行不行、合格不合格,不仅仅看其读多少书、做多少笔记、讲多少课、开多少会、写多少文章。当然,这是衡量成果的一个标准、条件,但决不能当作绝对标准、绝对条件,不能只在“学”上做文章,要在“用”上下功夫。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对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美好生活不会凭空来,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为群众办的实事有多少、效果怎么样?不以数量论英雄,要以质量评高低。把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办实事的实效特点。把“应急事”和“应景事”、“容易办的事”和“不容易办的事”、“群体办的事”和“个体办的事”、“见效快的事”和“见效慢的事”、“成本大的事”和“成本小的事”区分开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办实事的效果,群众最有发言权、评议权,让群众参与评价学习教育实践成果,增加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实性、可靠性、含金量。我们要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同 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单位:辽宁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作者:惠慧
【责任编辑: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