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30 08:01 阅读量:3145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念好饭碗“稳”字诀,稳住农业基本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保耕地就是保“饭碗”,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种子是粮食高产的“芯片”。保耕地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努力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粮食安全系牢“保险带”。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良田沃土,推广丰收良种,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把“饭碗”端得越来越稳,让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稳定、越走越坚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我们就有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底气。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念好预期“稳”字诀,确保"三农"稳发展。“三农”工作,农民增收是关键。如期实现农民收入提升的目标,需下大力气保证农民增收的好势头不减弱、好趋势不逆转。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全面小康的成色才更足。稳住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好势头,要多渠道着手,让传统动能和新兴动能都有发挥空间。从传统动能看,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构建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稳住农民发展生产的预期,努力筑牢农业内部增收基础;从新兴动能看,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返乡、下乡的创业者们已经成为带动农业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是靠科技解决问题。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我国农业的长远战略方针。我们要努力让传统动能和新兴动能高效结合,形成更加强劲、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复合动能,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提供澎湃动力,让勤劳的农民兄弟们腰包更满、钱袋更鼓,信心更足,心中的“预期”实现得更好。 念好政策“稳”字诀,持续发力不松劲。“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措施,“三农”政策深得民心。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散发多发的局部疫情、极为异常的极端天气等困难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确保党的“三农”政策的稳定性,扎实推进“三农”各项工作,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重农惠农强农富农的战略决策完全正确,党的“三农”政策得到亿万农民衷心拥护。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脚踏实地加油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一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许华凌)
【责任编辑: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