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3 08:25 阅读量:5801次
中共二十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指引着当代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守正创新,心系群众疾苦,不懈躬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 不断自我充实,筑牢思想基础。报告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其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底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在二十大上的讲话精神,充分理解“十年来三件大事”的根本性原因,认识到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时刻审视自我,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吾日三省”,不为私心起、不为名利计、不为物欲迷,始终敬畏存心,坚守底线,加强自身党性修养,遏制自身欲望,筑牢信仰之基,不忘初心使命。 不辍守正创新,健全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党员干部要注重适以相成,坚持群众视角,突破利益桎梏的牢笼,坚持制度创新,及时将实践中好的经验方法转化为科学完善、合理规范、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制度。同时,党员干部对已有制度、体系,必须摸透、吃透,坚决杜绝见到难题就“踢皮球”,出现琐事就打“擦边球”,要以“抢篮球”的积极性切实依法、依规解决群众问题,共同构建和谐有序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不懈躬身笃行,把握民生所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员干部需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正如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所说的“站稳群众立场、把握群众愿望”。党员干部抱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民之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吃准“实际”,吃透“民情”;抱着“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抱负,围绕群众所思所想,聚焦百姓痛点难点;抱着“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站起来做群众的伞,俯下去做群众的牛。并时刻保持“满油状态”,把好“责任方向盘”,从“群众期盼”启程,以“群众满意”为终,与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一起奋进新征程。 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五个重大原则”,深刻领悟“五个必由之路”的决定性意义,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自身作风建设,完善利民制度,真切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拼、一块儿干、一同奋斗!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选调生 张剑 【责任编辑: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