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14 18:54 阅读量:2018次
2月12日,新浪网刊登《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每年春节前,全国各地很多党员干部都要走到基层一线,听民情、访民生、送温暖、送祝福。走基层活动,远不是隔着玻璃走、踮着脚尖走、拿着通稿走、算着时间走。只有扎根在基层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肥沃土壤中,才能深得民心。(新浪网 2月12日)
以“新常态”落实好惠民政策。在“两学一做”中“走基层”,尤其是春节期间“走走亲”“串串门”,是我们党一贯秉持的优良传统,旨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步入新时代,“走基层”也要创新工作方法,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心贴心的交流中,切记三个“勿忘”:一是勿忘根本,始终牢记“从群众中来”,伏下身子,经常走基层,接地气,用心感受群众的酸甜苦辣,用情倾听群众的期盼;二是勿忘初心,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走基层不能搞“亲民秀”,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真真切切地为群众办实事;三是勿忘承诺,始终牢记“为民造福”,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带着感情和责任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
探索“走基层”有效实现途径。要积极去探索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把服务做在平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砸掉“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招牌。“走基层”要统一领导、协调行动,群策群力、着力改正,走访问题要立账、议账、销账,“一条龙”程序化解决群众诉求。这就需要落实“两个责任”,“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明确转办和内部承办责任机制。比如,凡涉及民生方面的诉求或反映,干部个人无法解决的,就需要单位来“接盘”,并指定专门科室、专门人员制定详细方案,落实经费、技术、设备,并限期完成。尤其是需要其他部门解决的,单位要上报共同上级主管部门来协调,并由走基层人员负责跟踪进展,随时通报给基层群众。
党员干部“走基层”,既要“身入”,更要“心入”。走进基层,进入现场,才能真切地认识到贫困不是数字,而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走基层”不仅收集了问题,更推进了服务工作的向前迈进。只要我们坚持送真心、送实意、送温暖,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老党员、困难群众中去,问政、问计、问需、问难于民,就能将党的阳光温暖群众的心田,带动全社会决战小康、赢得脱贫攻坚最后胜利。
作者:博问
作者单位:四川攀枝花市西区疾控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