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4 08:54 阅读量:4898次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世纪疫情,延宕反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实践经验,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样的政策更贴合实际、也更科学、更精准、更人性化,为新政策点赞。 二十条优化措施充分彰显了三个“坚定不移”。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仍在不断出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老年人和基础病人群相对较多,一旦放松防控,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难以估量,同时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疫情发生以来,正是由于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我国有效应对了全球多轮疫情冲击,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广大党员要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斗争本领,坚持科学精准,以快制快处置突发疫情,严防疫情外溢扩散和规模性反弹。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和看病就医等民生需求,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坚决克服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 二十条优化措施是科学精准防控的具体实践。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大考。应对挑战,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将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到位。二十条优化措施将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每一次调整优化,都经过反复研判、科学论证;这些详细的安排体现了我们国家经过这三年的努力,已经能够更精准的掌握病毒的传播方式和范围;是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各地各部门在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的同时加强分析研判,做到必要的防疫举措不能放松,既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又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立足于防,高质量落实风险管控优化措施;立足于早,以快制快处置突发疫情;立足于科学精准,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尽力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任务,是挑战,也是一份亟待答好的考卷。 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我国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作出二十条优化措施是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更是巩固我国来之不易防控成果的最佳选择。“动态清零”并非一味追求“零感染”,而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换而言之,应对疫情坚要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既不能“一放了之”,也要警惕过度防疫,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在疫情面前,如何精准防控,精准实施,既要保证疫情不扩散,又要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保证生产的继续,确实也是一道难题。实践证明,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完全正确,防控措施科学有效。坚持既定的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是从党的性质宗旨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确定的,各地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终将迎来抗“疫”之战的最终胜利。
丹东市振安区委组织部 孙晓奇 【责任编辑: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