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6 17:46 阅读量:3159次
在当今全球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洞察世界格局、促进跨文化理解与国际合作的关键切入点。各国和地区独特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交织成多元的全球景象,深入探究这些特征对把握世界发展脉搏和定位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将视野拓展至区域国别研究的全球化视域下,“三权育人”(权力育人、权利育人、权益育人)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全新维度。 一、 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区域国别研究对高校的新要求 随着国际联系愈发紧密,高校学生对国际视野的需求不断增长。仅限于本土知识的传授已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例如,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各国互动深刻影响着全球局势和产业发展。高校需紧跟时代脉搏,将国际案例融入教育,帮助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 为此,高校组织了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如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学术研讨会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国家的教育模式与学术氛围。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通过构建“四史”教育开放式基地,同时开设“雷锋精神概论”等特色课程,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全球责任意识。强化外语教学与跨文化实践,如与国际高校联合开展联合办学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 多元文化交融:区域国别学多学科交叉下的育人融入 区域国别学融合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维视角,高校通过多学科交叉方法,将文化多样性融入育人实践。 在政治领域,搭建“文化解谜实验室”,以沉浸式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政治体制。例如,通过还原历史场景和模拟联合国会议,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民主形态的多样性及文化差异。 经济维度上,创设“全球商务沙盘”,训练学生在跨国谈判中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力。如分析日本客商对细节的关注、中东商人的社交礼仪等,提升跨文化商务敏感度。 社会实践方面,实施“文化基因探测工程”,引导学生深入跨文化社区,记录并研究文化现象。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交流,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及包容差异的能力,增强其社会交往与文化适应能力。 三、三权育人理论:高校育人的多维实践路径 权力育人:规范行为,塑造秩序 高校学生工作通过合理运用管理权力,能够有效规范学生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是关键,应涵盖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并明确奖惩机制。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持续开展“标准化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实现了符合实际的学生管理常态管理模式,并通过制度保障,确保常态化运行,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区的管理行为,全面提升了学生社区建设和服务水平。 权利育人:保障权益,培育担当 尊重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基石。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过程,可增强其对校园事务的关注度与归属感。例如,某高校成立“校园环境观察团”,让学生调研问题、提出建议并监督整改,培养了民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在实战中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 权益育人:贴心守护,助力成长 关注学生的权益保护,及时给予心理支持与生活帮助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重点,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系统开设了相关课程,传授调适技巧,并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提供个别咨询服务。在生活关怀方面,精准落实资助政策,拓展勤工俭学岗位,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同时,关注学生的生活琐碎需求,如就医、设施维修等,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 综上所述,在区域国别全球化视域下,高校肩负着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通过将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紧密结合,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践行三权育人理论,全方位拓展育人路径,精准施策、用心耕耘,定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绽放绚丽光彩。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郭 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