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2 07:34 阅读量:4071次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作为一个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找准发力点,将为民办事的实践办到人民群众心坎里去,唱响民心主旋律。 做好民心实事需要听音辨声,从“准、细、效”三个层面着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群众办好实事,发力要“准”,在把握群众困难上“摸准脉”。“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群众办好实事要找准发力点。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扎根到田间地头,多察民情、多听民声,找准查实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瞄准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用满腔热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为群众办好实事,要事事做“细”,在推进过程中“找准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我为群众办实事”同样需要“像绣花一样”,讲究一个“细”字,踩准发力点,把事情办实办到位。要“用细线”,通过多种渠道,将群众的诉求征集上来,梳理出共性问题。要“下细针”,针对不同问题,引入专业力量,推动解决。要“织密针脚”,建立健全动态管理和长效机制,着力实现群众动态诉求动态解决。 为群众办好实事,要务求实“效”,在落实工作上“把好力”。“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抓好工作“效率”,注重工作“实效”,以结果为导向把好力,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群众困难解决到位。要杜绝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要看结果与目标是否存在差距,既要量力而为,确保实事目标不能脱离实际,避免“画大饼”、开空头支票,也要尽力而行,脚踏实地,确保干一件成一件,百姓满意一件。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冒着风雪严寒到山西省临汾市进山村、访农户时曾说道,“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党员干部们应深刻领悟这种责任担当,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从“准、细、效”三步发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暖民心,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唱响民心主旋律!
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人民政府 郝昊南 【责任编辑: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