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0 08:57 阅读量:4980次
今年全国两会,从开幕到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3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2013年至2022年,十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53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老百姓身边的事被总书记反复提及、连连追问。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掷地有声的简言短语,明确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我定位,涵养着共产党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智慧源泉,彰显了一个大国领袖的政治品格。 “无我”,是共产党人必修必备的政治品格,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立场、政治智慧和政治本色等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将无我”的崇高境界,这是“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展现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强大的思想力量。 “无我”锚定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我定位。“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陕西延川梁家河生产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时,青年习近平的愿望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向同事袒露心声:“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在福建福州担任市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写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词句直抒胸臆……从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新时代中国领航人,习近平总书记从黄土地一路走来,一次次沿着共产党人的风雨来路,追溯党的初心使命,一次次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察民情、听民声、纳民意,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奋斗为了人民,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命题,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无我”涵养了共产党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智慧源泉。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革命圣地延安,见证一个政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九死一生走向蓬勃兴盛。许多人到访这片热土,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抑或是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桩桩件件,记录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铿锵足迹,饱含着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所付出的心血汗水。今天,走过百年辉煌、执政14亿多人口大国的世界最大政党,更加坚定如昔: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这种“无我”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是对“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最好注解。 “无我”凝聚了共产党人气势磅礴的力量源泉。庚子之年,当疫情突然袭来,亿万民众自觉居家防控,无数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千千万万志愿者默默奉献……“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展开。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下,活动期间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因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以愿意开诚布公,接受人民监督;因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以才有勇气和底气,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今天,我们正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无我”的境界和担当,迈步新征程,共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共产党人必将书写新的辉煌。
丹东市振安区委组织部 孙晓奇 【责任编辑: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