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0 07:50 阅读量:5856次
在3月15日晚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共同倡导”,构成了“全球文明倡议”这一具有高度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重大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前提条件。“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我们相信,只要各国携手并进,就一定能够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文明进步新图景!
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公平与正义,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民主与自由,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全人类共同价值站在人类历史进程的战略高度,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为世界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为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深度,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倡导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顺应历史潮流、契合时代需要。
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明本身就是境内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以及与世界各国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产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认真借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方向的理论创新,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吸纳了西方国家创造的许多新概念、新理念,我们也让世界知道了“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最响亮的名片。世界各国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实现各国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一个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支撑,更需要内在的文化力量作为重要推力。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提与共识,为我国经济贸易活动提供全面支持。我们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与周边各国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有力推动文化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注入新的力量。通过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相互了解和认知程度进一步加深,文化共融基础得以拓展,促进了各国间不同文化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互融,增强了不同文明间的认同。各国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立足发展、面向人民,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历史、面向未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和人类进步的一边,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各国携手一道,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共同携手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地球村”。
许华凌 【责任编辑: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