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5 07:46 阅读量:4961次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干部的政绩观是“风向标”,政绩观正确与否,对于干部干事方向、能力提升、作风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摆正公仆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把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在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校正发展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那种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要树牢新发展理念。目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善于从政治高度深刻理解政绩内涵,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发展规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扛重活、打硬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坚持系统观念,突出工作重点,紧密结合实际。要坚持科学、理性的精神,既追求提升工作的数量、速度,又毫不降低质量、效益,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强理念、路径、机制、制度、手段、方法的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统筹并进,实现稳中求进、跨越式发展。 肃正工作作风。干部自身的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也是影响政绩观的重要因素。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坚持眼睛向下,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既要“身入”基层,又要“心到”基层,不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要苦练干事本领,坚持干中学、学中干,把“干实事”与“冷思考”结合起来,在勤动脑、多思考、解难题中,提升攻坚突破、创新作为的能力本领。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问题,制定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丹东市振安区司法局 孙晓奇 【责任编辑:张健】 |